2017年,一家在雲林土庫養土雞超過30年的養雞戶,在農委會的輔導及產學研合作下,建置了國內第一套土雞智慧化密閉式禽舍。這個傳承3代的傳統土雞畜養業者,眼看國內土雞市場被白肉雞逐漸侵蝕,加上產銷長年仰賴中間盤商的危機感,及對食安的重視,決定朝智慧化雞舍與畜產一條龍發展,不僅成功開發適合國內本土環境使用的智慧化家禽飼養管理系統,也藉由智慧化生產與管理,有效節省人力,提高飼養管理效率與品質,同時也為遭遇相同問題的雞農服務,目前已攜手近80戶契養的雞農們一同步入產業升級。
三代傳承 養雞世家
約20年前,雲林土庫鎮有個小女孩拿著鏟子挖起雞飼料,跟在父母身後邊餵雞、邊撩小雞玩,20年後小女孩在雞舍附近的矗新辦公廠房裡,領軍行銷及畜產加工品團隊,與母親並肩為自家的畜產及加工品牌乃至臺灣的畜產業力搏一片天。她是立瑞畜產董事長特助薛靖穎。
薛靖穎是雲林雞農第三代,從祖父母開始飼養土雞,具有30多年的養雞經驗,飼養的雞舍與經營的畜產事業也隨著她的成長而逐步升級與擴大。立瑞畜產這一路走來的領導者是前董事長薛清亮,這位人稱「阿亮」的養雞界達人是薛靖穎的父親,對土雞的推廣有著莫名的使命感,認為養雞也要與時俱進。
傳統的開放式雞舍,用帆布控制其風向、溫度、進風量,達到保溫效果,依靠經驗的累積與傳承,非常耗費人力。
投入農畜產業轉型升級
臺灣因位處亞熱帶,夏季高溫多濕,且為候鳥遷徙的重要棲息地,極易傳播禽類疾病,也造成臺灣禽流感時有所聞,農委會因此輔導養雞場朝向密閉式環控禽舍養殖,以取代傳統禽舍效率及防疫效果不佳的飼養方式,薛董率先響應及導入。
回溯至2004年,薛董從養雞戶變身為農企業,成立立瑞畜產有限公司,開啟了轉型升級之路,不僅是為了自給立足,也為相同處境的雞農服務。在傳統的農畜產業環境下,雞農要買進小雞時找不到小雞來源,雞飼養成熟時又找不到人來賣,交易掌握在大小盤商手中,若遇到盤商倒閉,辛苦養成、賣出了雞卻收不到錢,這是過去雞農每每遭遇的難題。為了解決相同處境雞農的困境,於是成立立瑞畜產,轉型為現代化雞舍,攜手雲林、南投、彰化等地70、80戶契養的雞農們一同步入產業升級。
2016年薛靖穎還在美求學,因父親生病,放棄學業趕回國。2018年初父親病逝後,薛靖穎的母親王雅慧接任董事長,此時立瑞每日產能雖已達15,000隻土雞,但智慧化雞舍、經營自有品牌、畜產一條龍的計畫都還在如火如荼推進中,嬌小的母女倆承接已相當具規模的畜產事業,也承繼薛董的理想,為臺灣土雞畜產業的持續升級及推廣戮力奮鬥至今。
引進密閉式雞舍及其飼養方式,透過密閉的環控式去控制雞舍內的溫度、濕度,這面通風牆是密閉式禽舍必要的抽風風扇。
被一條帆布綁住的過去
傳統的商業式雞舍,靠大量的人力與經驗養雞,薛靖穎還記得小時候一到颱風天,人家往屋裡衝,要進來躲風颱,而父母卻得往屋外衝,趕去雞舍準備做防颱,而且飼養空間密集,容易發生禽流感傳染。因此,2011年在農委會的輔導下,引進密閉式負壓養殖設備,以控制雞舍內的溫度、濕度,這套設備及飼養方式是國外飼養白肉雞的系統。
王雅慧描述升級前後的差異,「過去,一條帆布就綁住了一個雞農所有的時間」,隨著一天氣候的變化,也許早上太陽出來,要去將帆布一一翻起,午後下起雷陣雨,又要趕著去蓋帆布,以免潑濕雞舍裡的墊料,發出阿摩尼亞的臭氣,為免疲於奔命,許多雞農乾脆一整天就候在雞舍裡。夏天傳統雞舍開大電風扇給雞吹涼,怕熱的雞會在電風扇前窩一圈,寧願懶死也不願起身去喝水吃飼料,雞農必須頂著燜熱不斷地「撩雞」,將雞隻驅趕去飲食、透透氣,這些都是非常耗費人力的辛苦工作。
密閉式負壓雞舍可控制溫濕度,無論外頭晴雨、高溫、低溫,都能維持雞舍內的環境,讓雞隻舒適生長,也減少勞力。其後,立瑞畜產引進水簾式雞舍,主要在降溫與增進通風、除去不良氣體。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3月號 210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行政院農委會畜牧處家禽生產科‧立瑞畜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