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交通大學是國內一流的理工大學,為竹科及科技業孕育許多重要人才,2015年回台接掌交大領航人的張懋中校長,於2017年11月應邀擔任首任台灣新竹科學園區產學訓協會理事長,如何看待台灣的科技產業與經濟?對於竹科推動的創新、轉型有什麼觀點?在協會中扛起什麼任務?在培育人才上看見什麼問題,又如何思考對策呢?
張和懋中校長最近因其對超高頻半導體通訊元件系統晶片的創新突破,及對近代電子學和人類的生活、文明產生不可或缺的影響,榮獲HKN Vladimir Karapetoff 科技終身成就獎章,11/17日親赴加拿大溫哥華年會中接受表揚,一回台即在百忙中接受本刊專訪,所展現的這份「熱情」,也正是他在訪談中對國內優秀人才念茲在茲之所在。
緊鄰竹科的交大,一直以來為產業培育了許多重要的科技人才。(攝於2016年)
瓶頸世代 創新經濟救台灣
張懋中於1990年代,帶領團隊在美國洛克威爾科學中心(Rockwell Science Center)高速電子實驗室完成異質結雙極性高速電晶體(HBT) 與積成電路的研究與開發,成為歷代智慧手機必備發射器的關鍵元件;他所開發的砷化鎵功率放大器製成的手機信號發射器已逾數百億台,成為全球智慧型手機的首選,對無線通訊產業及學術界具有巨大貢獻;在超高頻無線及混合信號的積成電路及系統於通信、雷達、聯結、影像、及光譜等系統的研究及開發更是領先全球,成為兼具研究與實際應用的先驅學者。
在台灣完成大學、碩博士學程,旅美36年後,他因著貢獻家鄉的「熱情」與使命感,決定回台擔任母校校長,為培育跨領域、跨產業的新世代創新人才盡份心力。
張懋中以學者的敏銳觀察與思考,點出比產業升級、翻轉更迫在眉睫的危機──花瓶式的人口結構!因為台灣生育率愈來愈低,2017年總生育率僅1.13,排名全球第3低;相對於以色列每個成年女子生養3.2個孩子,人口結構呈現漂亮而穩定的金字塔,台灣人口結構呈現上部大、朝底愈來愈細的花瓶狀,在未來顯得脆弱易斷,社會也將無以為繼。
面對少子化,以及奔向超高齡社會的速度居全球第一的嚴峻問題,張懋中在危機中尋求對策,在問句中提出了解方:「等到花瓶上部的人口來到60歲以上,下方細如桿的年輕族群不能創造發明的話,怎麼辦?」
他點出,未來1個年輕人可能要養4、5個人,台灣的人口結構不利於傳統的生產製造業,相較於其他國家更需要創新經濟。要救台灣的產業與經濟,「1+1=2已經不夠用了,必須打破框架,跳脫線性思考,1+1=100或1,000才能救台灣,創新是我們唯一的機會!」
創新需講求高「質」化,唯有創造顛覆性的價值,擺脫巨大勞力的生產製造思維,才是全球生育率第三低的台灣的解方。
台灣人才哪裡有問題
張懋中觀察到,現在許多學子看重拿一份證書,畢業後去大公司工作,很少年輕人願意思考好的點子、做法、產品或機會,勇於嘗試創業,「台灣人才首缺熱情,其次是創造力,因為缺少熱情致使創造力不足。這份熱情過去曾經有,現在沒有了。」他回憶當年學生時期,許多人在學校做研究生,同時在外頭偷偷開公司,但現在請學生去開公司卻沒人行動了,他認為是父母給得太多,年輕人沒有需求動力,這並非一家兩家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他舉台積電、聯發科為例,現在可說是這些科技公司最成熟的時期,但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台積電、聯發科。「雞蛋不能全放在唯一的籃子裡,不能所有的優秀年輕人都往台積電、聯發科擠,問題是年輕人有沒有夢想?有沒有年輕人立志我要做蔡明介第二,或我要做得比張忠謀更好?這將決定我們的未來!」
機器人與AI研發及教育平台Duckietown,自今年10月起舉辦首屆「人工智慧駕駛奧運會 (AIDO)」,由交通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蒙特婁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及豐田理工學院芝加哥分校參與,各校分別裝設一座Duckietown,參賽者透過網路連線到世界各場地進行比賽。交大結合校內建築所、應藝所及中華大學設計系的學生合作,運用窗花與紙板建造具「台灣味」的Duckietown,並於暑假期間舉辦 Duckietown 暑期學校。
創新 從問出好問題開始
張懋中進一步點出台灣的教育問題,「只學答,不學問,所以沒學問!」我們贏在起跑點,卻輸在終線,都源於考試一路考上來,「一個不會問問題的人,沒辦法創新。創新,從問出好問題開始」。
同時他也指出需要整個社會翻轉的觀念:「實力與熱情比學位更重要」。身為教育家,他直指教育現況,對比歐美的教育普遍到高中為止,大學已非每個人都需要,在台灣幾乎將碩士視為基本學歷,待學業完成取得證書,進入產業界的年齡已經老大不小了,還有多少年可以貢獻?
激發學生的熱情
進駐竹科的廠商超過500家,其中有超過400家、約高達2/3的公司是由交大的校友發起,「交大幫」從過去到現在一直赫赫有名,為產業培育了許多重要的科技人才。值此之際,交大為產業的未來培育什麼樣的人才呢?
張懋中認為,未來所需的人才是知識跨領域要「寬」,需要每一位、不同的人才跨不同的領域,大家一起「同行」方能「致遠」(Together, We Go Far)。而今日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要將學子的熱情激發出來!他重視給學生「留白」的時間,落實到學校教育,相應做出了具體的改變,將必修課程訂在32個學分之內,鼓勵學生跨不同領域、跨不同科系來學習與探索。
交大研發可潛入水中的無人艇,將於12月底代表台灣參加世界知名大學都競相參與的無人機競賽「Robot X」。RobotX 競賽為自動駕駛的水面與水下無人載具競賽,目的在於發展海洋前瞻技術,培育未來自動駕駛與海洋科技研究人才,包括於海洋探索、海岸線巡邏、海上緊急救難、海洋生態檢測與保護及海軍國防科技等任務。該競賽於2012年由美國Office of Naval Research發起,每2年舉辦一次。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8年12月號 208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交通大學‧台灣新竹科學園區產學訓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