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變畫之圖繪皆以對環境及人體友善之低碳水性印墨,進行精細復刻。圖為明宣德元年以泥金繪金剛經佛說法圖。

國家博物館展示典藏文物以收教育及推廣文化之效,國立故宮博物院一直以來致力於將珍稀文物加值運用,推廣成效卓著。本期特專訪故宮行銷業務處王耀鋒處長,分享故宮如何以出版授權方式推廣典藏文物?並以僧伽林文化出版(以下簡稱僧伽林)所復刻之佛典為例,來看公部門如何攜手民間專業,重現古文物的人本精神與工藝價值!

 

典藏文物數位化

故宮是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博物館,典藏的文物希望透過不同形式推廣給社會大眾及國內外遊客,展覽是最佳形式,但是紙類的出版品,尤其是佛經不可能長期展覽,會影響甚至破壞文物品質。

 

因此,故宮在20幾年前開始重視文物的數位化,有計畫地將為數眾多的佛經、佛像圖檔逐年建置完成。「這是故宮在文物永續推廣上很重要的工作,不管是個別圖像出版或是整個出版品的印製,數位化圖像皆提供了非常深厚的基礎」。

 

為了能將珍貴圖檔妥適被各界利用,故宮訂定了公開公平的申請機制,只要符合出版授權公開徵求須知規定,不管是個人、法人、組織團體皆可提出申請。發展至今,故宮現在不只紙本的出版授權,包含數位、影音都屬於廣泛的出版授權,皆以同樣的規則辦理。

 

高階圖檔嚴格管控

博物館為了要擴展文物詮釋上的影響能力,皆會建立Open Data,開放給社會公眾使用,這是全世界博物館的趨勢,故宮亦然。然而,故宮網站的Open Data專區提供的為低階圖檔,如欲取得高階圖檔即必須透過上述的授權機制。

 

高階數位圖檔有其珍稀性,典藏文物歷經內容選擇、文物提取、拍攝、掃瞄、影像校色等繁瑣且專業流程,因此故宮對高階圖檔有嚴密的管控,會不定期進行圖檔利用的檢核,親至被授權方,查核在電腦上是否有設定安全機制等,確保高階圖檔不外流。

 

故宮提供高階圖檔及專業知識文字後,後續如何表現就端看授權廠商了。在復刻佛典上,僧伽林的用心及專業,普獲故宮內部的高度認同。

 

低碳印墨 綠色環保印刷方案

專精於經典古籍印製的僧伽林,核心人物為技術總監,「佛典流傳千百年,是佛陀留給世人的無上智慧,有此機緣復刻佛經真跡,僧伽林團隊秉持恭敬、虔誠之心,力求復刻本能再傳承至少百年」。

 

抱持這樣的信念,技術總監以近50年的印務經驗與專業技術,從選紙、印墨到如何復刻泥金漆,每個印製的環節都投入研究,務求在符合永續概念的基礎上,最佳化的復刻重現佛經真跡。

 

他首先從材質著手,近年來木材資源日趨枯竭,特選用「非木漿紙」。這是由植物的韌皮纖維製成,包含楮樹、黃瑞香、雁皮、馬尼拉麻和亞麻等,這些樹木屬於環保材料,因為砍樹後樹芽還會長出來,是一種可以永續經營的資源。

 

環保印墨更是僧伽林發揮人文關懷的重要研發成果。採用對環境、人體友善的低碳水性印墨,但也因其附著力、牢固度較差,無法達到技術總監的要求,他因此攜手國內的水性印墨公司進行了技術研發與創新,耗費兩年時間,終於成功開發出可兼顧環保及精美印刷效果的水性印墨,精實呈現「經變畫」圖繪的精細與華美!

 

傳統工藝展現人文精神

僧伽林在佛典的裝幀上亦投入相當心力,來自京都的藝術總監特別引用日本傳統工藝作為經書保護,不僅助力經典永續典藏,更讓佛典復刻本昇華至人文藝術精品。

 

經書封面採用1976年被日本指定為國家傳統工藝品的「西陣織」,這是由一種特殊的紗線染織技術所編織出的高級織物,只能少量手工產製,過去深受京都的宮廷貴族和武士階級所喜愛。

在佛典的裝幀上,僧伽林以日本傳統工藝作為經書保護,讓佛典復刻本昇華至人文藝術精品。圖為運用「西陣織」的經書封面。

 

包經布使用「丹後縐綢」。丹後縐綢是京都丹後地區向觀音祈願得來的技術,其特色和魅力在於布料表面有被稱為「shibo」的細小凹凸,不易起皺紋,且具有柔順手感,shibo的凹凸還可將光散射,讓染布後的色調更加豐富,其耐久特性,相當適用於包經布。

故宮典藏宋版《楞嚴經》,有千年歷史,特選用日本京都丹後地區的傳統手工藝「丹後縐綢」作為包經布。

 

另外也使用薑黃布作為包經布。特選用春薑黃根來提取高濃度液體,進行浸泡並染色,並使用不含鐵分的軟水洗清,更加彰顯薑黃色的鮮豔度。整個過程由職人精心製作,即使一次染色,也能獲得足夠的驅蟲和抗菌效果。

《普門品》包經布特選用春薑黃根萃取高濃度液體,由職人精心製作而成,彰顯薑黃的鮮豔,並具有驅蟲和抗菌效果。

 

盛裝經書的木盒則採用材質輕、透氣佳、具防腐抗蛀功效的梧桐木,並特聘熟悉傳統榫接技法的老師傅以手工製成,可經久保存及長時間使用。

 

這些具有信仰、歷史與藝術重要性的佛典文物,透過不定期的主題展覽,在故宮內延續其豐富多元的生命價值。現在,藉由復刻本的出版,讓大眾有機會典藏、親近原存於故宮的善本佛典,更廣泛的向外拓展文物的有形及無形價值,讓古經書與古美術永續傳承與發展!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4年秋季特刊243期  文/編輯部  攝影/黃國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