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節晚上,臉書朋友Po了一張民國81年總統府前國慶大會的照片,加上「回不去了」這四個字,儘管文字不多,我們都知道他要表達的意思,因此留言「+1」者不少。
這張照片呈現了旗海飛揚、人聲鼎沸爭睹各種表演的熱鬧情形,對比今年國慶日總統府前人潮不如以往,朋友因此有感而發說出「回不去了」的無奈。國慶日是國家生日,理當舉國歡慶才對,今天落到有一搭沒一搭地應景場面,令人不勝唏噓。
尤其像我們這樣出生40年代成長於50、60年代的人,曾經感受過光輝十月國恩家慶的熱鬧景象,整個社會雖然還在貧窮線掙扎,每年到這個月分,絕大部分人都自自然然地對國家慶典充滿期待,甚而漸漸地浸染在歡愉的氣氛當中。而在那種氛圍裡,每個人都會對國家的未來充滿希望。
所以國慶日或是其他慶典,不僅僅是放假一天而已,更有展示國力、喚醒民氣、團結民心的作用,歡樂的氣氛仍有其嚴肅的意義在。全世界所有國家無有不重視國慶者,不管這個國家的體制是集權或是民主。
然而很奇怪的是,國內不只國慶日熱潮不如以往,其他節慶的氣氛也是一年比一年冷淡。教師節、台灣光復紀念日被取消了,元旦、雙十徒具形式,以前家家戶戶掛國旗的畫面早已不復現,只剩下放假一天的單純意義。
「國家級」的節慶淪落至此,民間的年節活動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我們所認知的台灣社會,至少在30年前的民間活動是豐富多元的,年節慶典更是「不惜重資」辦好辦滿,因此無論慶典內容或是參與度都顯得豐盈熱烈,即使平時生活勉強支撐的所謂中低收入戶,逢年過節、秋收後的酬神平安戲,尤其是輪值義民廟拜拜,無論如何都是省吃簡用甚至借貸也要辦得風風光光的。對鄉下人來說,這不只是面子,也是一種信仰,以及虔誠之後可能帶來福祉的期待、和家人團聚親友聯誼等等。
但是,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熱度逐年衰退。秋收後的酬神平安戲大多數是只演戲不宴客了,因為賓客對於吃拜拜意興闌珊,主人準備宴席卻苦苦等待不見親友上門,所以決定不再請客。
有些原本屬於民間的節慶活動,囿於經費問題,不得不請求政府協助,引進公共資源的結果,政治力必然介入,官方色彩取代了單純的民俗內涵,甚至有因政治立場不同而出現內鬥的情況。使得好好一個民間活動變了味走了調,十分可惜。
不論是國家級或是民間的節慶,都是匯聚民心與交流情感的平台,在政治惡鬥頻繁、人情日漸澆薄的世代,尤其需要藉助這個有溫度的活動來軟化僵硬的政治氣氛,暖化冰冷的世道人心。
台灣不能只剩下幼稚園小朋友的Halloween啊!
(Photo by Red Morley Hewitt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