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多前的基隆,是個「3高」城市,失業率、離婚率、自殺率的縣市排名都「名列前茅」,市府負債攀升至有史以來最高峰,2014年高達124.29億元,負債率高達47%,是台灣最不快樂、最不幸福的縣市,市民對這個城市沒有想像、沒有期待。然而,自2014年底現任市長林右昌接掌後,基隆明顯「動」起來,滿意度節節升高,突破5成,從初上任時的第21名躍進至第7,擺脫基隆市每每敬陪末座的首長施政滿意度,這3年多來,他究竟做了什麼?又如何在市府缺乏經費的情況下,完成一件又一件的建設?
翻轉新基隆的舵手──市長林右昌
今日來到基隆,會發現它的面貌正在轉變與翻新,這個城市的舵手是台大城鄉所出身的基隆市長林右昌。他思索翻轉基隆的最關鍵處在於:「從更高、更大的格局來看基隆」。他坦言,自己雖是基隆市長,但在治理基隆市時,卻從「大台北首都圈」、北北基桃1,000萬人口的國土規劃來思考,基隆該如何發展與經營。
他重新定位基隆,相對於桃園機場與桃園市作為西側的國家門戶,海港基隆可作為東側海洋國家門戶,與桃園形成「東海港、西空港」的連動發展格局;之於東亞經濟圈,則發展為東亞國際郵輪營運中心,與桃園國際機場形成「海空旅遊」格局,打造為東亞區域重要的國際旅遊城市;之於世界,在創新文化、經濟、旅遊等層面上交流互動,成為歐亞連動的重要創新港灣城市。
擁有一個國際空港與一個國際海港,是世界級大都會的標準配備。這是基隆在「大台北首都圈」的重要戰略地位。
定義城市性格 把握再起契機
1930年是全台人口僅次於台北、台南的第三大都市;1960年代,台灣經濟開始蓬勃發展,大量貨物從基隆輸出到全世界,報關、碼頭、拖船、漁業……靠港口養活了許多人;1984年,成為世界第7大貨櫃港;然而隨著經濟模式改變,八里台北港的興起,基隆逐漸失去了原來港口吞吐世界貨物的重要地位。
從小基隆長大的林右昌,眼看著30多年來,這個城市錯過了好幾波重振的機會,近年郵輪的興盛,讓他看見基隆再起的契機。無論興衰,基隆始終是海港,從過去服務貨為主,如今應轉型為服務人為主。從郵輪、遊艇串連發展嶄新的觀光產業,他帶領市府團隊積極改善與建設配套的公共設施。
他重新梳理基隆的定位,由此去思索這個城市該有什麼樣的機能,以及該做什麼配套的公共建設,城市發展的方向顯而可見。於是過去的首長宥於地方、走不出去、無法振興的諸多問題便有了解方。說來好似容易,但一見面就直言基隆很窮的林右昌,在市政府缺錢又巨額負債的情況下,如何能建設、翻轉新基隆?
林右昌率市府團隊更新後的嶄新基隆火車站,營造大型迎賓傘意象,開闊的視野與新穎的設計,令人耳目一新。
不勞自籌款 建設大基隆
過去的基隆,與首都台北的距離,短得令人「傷心」──處處比較處處輸,有次等公民感,連捷運的有無都拿來當作傷心的理由;而今林右昌化傷心為奮起的力量,將短距離變成翻轉基隆的有利條件。他指出,事實上基隆到台北市中心的距離,無論搭火車或走高速公路都僅需半小時,比台北市中心到淡水的距離還近。同時他也提出質疑:基隆人真的需要捷運嗎?
過去歷年的市政報告書評估蓋捷運所需經費從400億到900億,市府必須自籌40%,卻根本拿不出錢來,他以城市規畫的專業改弦易轍提出輕軌計畫,並以「輕軌不為基隆市民通勤而蓋,是為完善大台北首都圈的都會機能而建」的說帖,說服了交通部將南港基隆輕軌系統列為前瞻基礎建設的示範案例,建設經費全由交通部買單,市府不花一毛錢!建成後,桃園空港連通基隆海港,打開首都的任督二脈,將促使大台北都會圈快速晉級發展,提升台北大都會的城市競爭力及基隆的城市格局。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7月號 203期 文/許佩玟‧于娜麗莎 圖/黃國倉攝‧基隆市政府‧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