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於12月6日舉行決審,評審與青年學子團隊合影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為鼓勵青年學子勇於築夢,舉辦第六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12/6於台積電張忠謀講堂進行決審,邀請台積公司資深副總經理何麗梅、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彭宗平、邢智田、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教授金聯舫、天下雜誌管理處執行董事鄭宜媛以及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副教授曲家瑞擔任評審。最終來自臺灣海洋大學、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北藝術大學、台北大學、政治大學、玄奘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中正大學以及臺東大學十一組學生團隊共獲得300萬築夢獎金,開始展開為期一年的築夢計畫。

 

自2016起,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針對桃竹苗地區大專院校學子遞出「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鼓勵學子勇於探索自我、實踐夢想,經過六年的時間,本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首次擴及全國,從八月至九月兩個月的徵件時間,共計122組團隊409人報名參與,參賽團隊及學生數皆創下新高,最後11組全國青年團隊一路過關斬將成為第六屆青年築夢計畫最終入選的團隊。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表示,今年以「SDGs」為題,期望學子與大眾更重視對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以社會關懷、環境保護、永續資源、地方創生等不同面向思考,而在眾多提案中,也收到許多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新提案。

 

計畫召集人彭宗平董事在決審會最後總評說到,「哈佛研究指出有創新、服務及貢獻的人要具備八大能力,分別為溝通能力、思辨能力、道德思辨能力、履行公民責任、迎向多元文化社會能力、迎接國際化能力、培養廣泛興趣以及專業能力,而他在參與築夢計畫的同學看到這樣的價值。」不僅參賽學生及團隊皆創下新高,各團隊提案內容範圍也十分廣泛多元,包含偏鄉教育、習慣養成計劃、原民文化關懷、以好玩有趣的形式培養「習慣」、文字視覺化及資訊架構化、建立大眾與獨立書店連結、台東武陵村青少文化共伴探索計畫、建立農業體驗為題的媒合平台等不同主題內容。彭宗平更強:「築夢就是兩個字,一個是夢、一個是築。有了夢激發你往前走的動力,但更重要的是執行。有些團隊已經開始執行,有些團隊從今天開始向前走,因此不論是否入圍補助,我們都要追逐夢想將其建立。」對於入圍的團隊,非常期待看到明年的成果展現.

 

2021第六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獲獎團隊名單,已於12/7(今日)同步公告於「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官方網站( https://tsmc-udreamer.org )。

 

 

入選團隊介紹(依團隊名稱筆畫排序)

21天卡西諾:讓習慣養成,激發你的無限潛能

來自臺灣大學及政治大學的劉映辰、梁勝傑、李淑美、王泓均與費荺舫,希望能以好玩、有趣的形式協助使用者培養習慣,融合使用者中心、創新、社群等元素,陪著使用者成為更好的自己。

 

21天卡西諾 左至右王泓鈞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大三、李淑美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大四、劉映辰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大四、費荺舫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大二、 梁勝傑台灣師範大

 

AgriCulture:蒔農.實夢

臺灣大學的李悅禾、范詠恩、古森允、黃子騰與萬庭妍,透過打造媒合青年與農民的平台,創造結合打工換宿與實習的機會,為農業注入新血,活絡地方經濟、共築地方創生。

 

Ibu原鄉共伴屋:Muskun kilim imita tu ...(一起尋找我們的...):武陵青少文化共伴探索計畫

來自臺灣大學與臺東大學的胡鈞涵、郭孔寧及郭孔勳,攜手多位武陵在地青年,透過教育成長陪立、在地文化傳習、參與社區營造及建立生涯網路等多元面向,讓原鄉青少年能在生長的土地上探索更多職涯可能。

 

ibu原鄉共伴屋團隊的郭孔勳現為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大三學生,12_6於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決審講述築夢構想

 

Underground Studio:微揹計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黃子儇及程馨柔致力於延長帆布、廢棄熱氣球、漂流木生命,他們期待串聯台東、回收媒材、藝術裝置等元素,打造個零廢棄的循環經濟展覽《島嶼海-打造零廢棄的循環之島》。

 

企桃囡仔:台灣中區、南區、東區 跨齡跨域桌遊設計工作坊

由臺灣大學蕭雅馨及台灣師範大學陳彥寧組成,獲獎無數的企桃囡仔團隊,融合設計思考、地方特色、跨鄉里互動等元素,設計適合銀髮族的地方特色桌遊,更發展出APP來傳承地方文化,結合青年行動力及長者文化傳承,讓青銀共創帶起地方活化。

 

島島青年:島嶼客廳計畫

那片海,那座島,是我們的家。臺灣大學的翁靖婷、臺灣海洋大學的鄭博元,以「客廳」作為島民交流的媒介,配合島嶼地景工作坊,擴大議題討論交流與啟發,讓島民的「參與」成為小琉球未來的重要起點。

 

移動綠洲:移動綠洲

長期蹲點新埔大墩山林休閒農業區,來自玄奘大學的魏廷芸、劉彥君與郭昊瑋,期待延續成功開發「喜柿」農廢再生品牌的成功經驗,以產學合作方式,推動四季農廢循環DIY課程,開創農廢循環運動。

 

尋星人行動實驗室「尋星‧築夢‧認識土地」 打造學習者導向的實驗場域

由清華大學胡善宥、歐子筠,陽明交通大學雷紫柔及台北大學藍彩庭組成,他們是來自花蓮海星高中四位同班同學,在高中畢業後北漂讀大學的同時,不忘共家鄉情,期待能以花蓮為立足點,從青年視角出發,打造從想到做的學習社群,翻轉青年的學習困境。

 

尋星人行動實驗室 左至右 胡善宥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學士班大二、雷紫柔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大二、歐子筠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大二、藍彩庭 台北大學中國文學系大二

 

 

循環台灣 活用絲瓜

來自聯合大學的張仲賢和吳家瑋以活用絲瓜為題,延伸絲瓜價值將其作為承裝雞蛋塑膠盒、防撞氣泡紙等產品之替代材質。並透過絲瓜易生長、高經濟價值等特性,協助缺水地區農民轉型種植絲瓜。

 

獨立書店不DO書:獨立書店不DO書

臺灣師範大學的陳冠恩、杜舜雯、鄭育潔與婁儷嘉致力讓臺灣獨立書店成為時尚與文化代表,透過Podcast、Gather線上策展、獨立書店實體關卡,配合社群、實體策展活動、文創小物,拉近大眾與獨立書店的距離。

 

歡迎太陽來點燈:觀迎太陽來點燈

國立中正大學的陳文躍和范家華希望能為身心障礙人士、中低或低收入戶家庭改善照明與居家環境,串聯嘉義在地合作夥伴與專業助人工作者,傳遞用電知識,讓溫暖「抵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