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國內疫情警戒再起,一時間風聲鶴唳,卻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降至二級,8月確診+0再現,這有賴於政府控制得當,加上國人高素質的公衛共識及自主性的類閉關封城。
然而,就在那段2.5個月左右的時間,夫妻相處忽然緊繃起來,有小孩的家家戶戶幾乎是哀號聲遍起,原本含飴弄孫的甜蜜變成巴不得速速滾回學校的折騰……;而另一端則是朋友們傳來如何安住身心的消磨,寫寫字、畫畫圖、上了不少有質感的線上課、手殘也變身廚藝大師……,其間很歡喜收到朋友們分享如何改變居家生活與環境,以前只能想像的場景,竟然紛紛靠自己雙手實現了,還有朋友戲稱之後可以轉行做居家整聊師或生活規劃整理師了。
這波疫情改變了很多人,也改變了很多事。原來我們企畫城市發展的主題,在這過程中,發現民眾對居家居住訴求的改變,乃至對於買房購屋的需求也有了變化,例如著重通風、採光良好的房子,健康宅再度受到矚目,甚至防疫宅的議題也出現了。你理想中的防疫住宅是什麼樣子呢?
這期的封面故事,有許多的出乎意料。以為疫情衝擊,對房市大不利,未料影響並不大,但也確確實實影響了房地產業,也見到了業界敏銳的應變策略;以為政府祭出房地合一稅2.0、實價登錄2.0等打房措施,想必激起一波動盪,未料房市與我們想的不一樣!
這波疫情,藝文產業則是重災戶。由本刊承辦、文化部及文化資產局指導的「傳統工藝敲敲門~漆竹藝饗in竹北」計畫,以「化被動為主動,走入社區,親近家庭、親子族群,培育、開拓不同的傳統工藝人口」為藝文振興策略,進行漆竹藝的社區展演、講座、親子DIY,以及成人教學活動。
此計畫最大的特色是結合國家最早指定為重要傳統工藝「漆藝」及「竹編」人間國寶的嫡傳藝師聯合展演,並首次進入竹北高鐵社區。不料卻受這波疫情影響,原訂5/15開幕的展演,一路延宕至8月。
由此次活動,我們發現科技人對此兩項台灣重要傳統藝術頗感陌生,又充滿興趣。從報名已幾近額滿的漆竹藝親子DIY,我們看見科技家庭對藝術的高度喜好,並許下要在新竹這座文化科技城持續推廣台灣重要傳統藝術的心願!
疫情降級,加上疫苗施打逐漸普及,大家的旅遊癮又蠢蠢欲動了,這期的玩食風尚帶大家飛往一個風情萬種的多島嶼城市──金門,遍覽戰地風光、各種閩式聚落、洋樓及多元文化,在安全防疫的前提下,安排一趟金門巡禮,遊史蹟聽故事,解解旅遊癮。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1年7-8月號 / 232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