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一張就能說出數位化的今日,已來到「數位轉型」成顯學的時刻了,但真的人人都懂數位轉型嗎?企業都已邁入數位轉型了嗎?為什麼需要數位轉型?又誰需要數位轉型呢?這一連串的問題,指向人類社會正迎來再一次的由技術所推動的重大變革。
在進入數位轉型之前,我們經歷過人類社會幾個重大變革的關鍵點:
1. 第一次工業革命 機器和工廠大規模生產,取代了人力、獸力、手做坊;
2. 第二次工業革命 是電力、內燃發電機,還有合金和化學品等新材料,以及電報、無線電等新技術的發現;
3. 科技革命 涵括資訊、新材料、新能源、生技、海洋科學等領域的資訊革命,例如電腦、原子能的誕生。
4. 數位革命 包括奈米科技、量子電腦、人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5G、無人車……等,這波革命正在發生!
這些技術的變革,改變的不僅是技術工具,帶來人類食、衣、住、行乃至思想的全方面改變,而且變革的速度愈來愈快。
近來受到美中貿易戰及 COVID-19 疫情的衝擊,加速數位轉型的腳步,隨之而來的是來自技術掌握度、產業競爭、人才等種種挑戰,企業做好轉型的準備了嗎?資策會如何協助產業在這一波數位變革中進行轉型與創新?又因應人類社會的發展,在哪些領域增強著力?期望這一期的封面故事,能給正面臨轉型關鍵或正進行數位優化、創新的企業,一些新的思考。
未來關鍵數位趨勢 零接觸、全體驗
全球數位轉型列車已轟隆隆開動,究竟為什麼需要轉型?外在大環境的變化跟數位轉型何干?不轉型就要被淘汰嗎?企業要數位轉型將遇到什麼樣的挑戰?面對即將來臨的數位斷崖,台灣該如何因應?而因應環境的變動,出現「零接觸」、「全體驗」兩大趨勢,台灣是否跟得上全球的腳步?
大環境轉變 2趨勢出現
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所(以下稱數位所)所長林玉凡從產業發展說明大環境的轉變,過去是「全球化市場」,資通訊產業高度成熟,可依當地需求就地組裝;後來因美中衝突,造成中國供應鏈外移,跨國供應鏈迅速興起,推動了「產業區域化」的形成;今年以來COVID-19疫情的衝擊,則借助AI、物聯網等新科技的新興應用,打破虛實界線,形成「區域經濟」的短鏈模式。
國際與疫情的環境變化,智慧雲服務的發展,推促虛實整合,智慧製造能量的成形及新興應用的需求,推動產業兩大趨勢的出現:
一是「零接觸」,消費者不走進來之後,思考服務如何走出去,於是遠端控制、近距離感測等技術應用在電商、行動支付、遠距醫療、遠距教育等。
二為「全體驗」,思考如何讓遠端者達到全體驗,於是許多數位內容或服務體驗者利用AR、VR、MR、數位孿生等技術投入應用,例如今年沒有現場舉辦研討會或展覽,於是出現一些線上解決方案,似乎讓參與或參觀者更沉浸其中。
資策會數位所所長林玉凡說明大環境的轉變,推促產業兩大趨勢的出現及企業數位轉型。
雖不領先 台灣也未落後
資策會有一把數位轉型的量尺,左邊是有意願轉型者,右邊為無意願轉型者,據其調查高達80%的企業有轉型意願,但有能力轉型的卻不到7%!
因為數位轉型的設備有許多需要系統串接與整合,才能夠達到人工服務(human access service),例如要與既有的系統或資料整合、克服延遲、將原有的機台聯網,聯網之後再將資料可視化……,雖然台灣還有一段路要走,林玉凡樂觀道,「台灣並非領先者,但台灣企業調適與接受的意願很高」。
有意願轉型的企業,首先需要的是穩定的技術而非前瞻的技術,所以資策會協助數位轉型的相關技術,朝向敏捷開發、軟體可開源、資安的掃描等,提供有意願轉型的企業在安全、成本、服務上的工具選擇,這恰恰打中國內中小企業面臨數位轉型時的痛點──缺乏轉型的資源與工具。
今年無法舉辦現場展覽,新興線上解決方案讓觀賞者看得更沉浸。
轉型痛點ABCD
面對台灣數位轉型的挑戰及突破,林玉凡梳理出A、B、C、D 4個口訣:
Agility,軟體研發團隊缺乏敏捷開發指引。一般說到數位化或數位優化,通常都把重點放在成效指標,亦即成本降低、毛利增加,都是在既有的基礎上把產品越做越便宜,服務越賣越好。其實,台灣具備雄厚的軟硬整合條件,很多技術在台灣奠基了良好的基礎,例如未來可能不用手機看東西,而是使用大屏幕,而國內顯示器朝高端開發,未來可能是我們突圍的能量之一。
Biz model change,軟體和商模的轉型缺乏充足的量化指標。最難的就是商模轉型,要能突破既有的框架思考問題,乃至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她提醒,若非為了建立或發展新的商模,最好不要仰賴太多原物料,因為依靠原物料就會被供應鏈牽制,台灣得走向知識經濟,要發展知識財,一如當初香港的金融中心。
商模的變化要能找到匹配模式,例如屏幕越來越便宜,而有線電視過去都是預付,未來極可能是有線電視的內容賺錢,從收硬體錢變成收軟體的錢,甚至是預收的服務,創造了消費,經濟才會轉動。
Collaboration,跨域人才難尋,需要協作人才的能力,過去重專業,現在重跨域,也就是斜槓,因此協同能力顯出其重要性。
Data,是資料量的不足,她幽默的說明,如果沒有把資料當成珍貴的資源,「在數位轉型上恐怕無法彎道超車」,其中很重要的是需有相關的法律人要做前瞻布局,例如做數位醫療,首先要面對病歷屬於誰的問題,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協助釋疑,釐清病歷是病人的,因此未來病歷不會壓在醫師的手上,這意味病歷可以帶著走,病患可以換醫師。
擁有傳統機台韌體開發、物聯網感測技術的業安科技,在資策會的輔導下,向國際業師諮詢,並輔導跨域創新,開發數位身分認證技術來增加
智慧販賣機的銷售商品,推出全球首座智慧口罩機,協助台北市政府發放醫療口罩,民眾只要插入健保卡確認身分即可利用行動支付購買。
2030台灣數位斷崖
對於為什麼需要數位轉型,林玉凡提到「數位斷崖」的迫切。過去企業單打獨鬥、軟體硬體各做各的可以行得通,未來卻將面臨極大挑戰,例如要開發一盞燈,必須去思考開燈是為了什麼?透過軟硬體整合,做出一盞會說故事的燈,在夜晚陪伴讓人不寂寞,這絕非過去只攻硬體,將燈做得很厲害的廠商能匹敵的。
那麼台灣的數位斷崖時限在何時?據國際數據資訊IDC調查研究,台灣非常適合做軟硬整合;如果未來數位化沒有轉得很成功,軟硬整合未整合好,集團之間未打造生態系,「到2030年台灣商機將流失4千億」!
此外,台經院有一項研究指出,若舊系統不趕快更換或投資,未來每花出100元的錢,其中有90元用在維修舊系統,那意味無法投資使用新系統。
每10塊錢就有9塊錢用在維修上,落後浮顯,創新受限;而且轉型愈遲,將愈陷入惡性循環。
COVID-19疫情影響所及,「零接觸」趨勢的興起,加速遠距教育的發展。
人才的缺口
造成數位斷崖的重要因素中,人才的缺口是一大隱憂。據主計處2019年預估,未來10年有30萬技術專業人員退休,將是現在的3倍,恐怕導致隱性知識與生產力斷層。
如果現在不積極培養新的人,到2030年台灣將面臨IT人才因大量退休而流失,缺乏有跨域能力的資通訊人才達到8.3萬!人才缺口的問題,大中小企業都會面臨,只是大型企業在還有投資的條件可進行數位轉型,預防斷層的發生。
雖然大部分企業都有意願轉型,但實際上轉型的比例並不高,但產業不轉型升級,台灣將面臨嚴重的數位斷崖,而企業甚至面臨被淘汰的命運,究竟該怎麼辦呢?
受疫情影響,研討會轉為線上舉辦,促進遠距會議軟體的開發。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0年12月號 229期 文/許佩玟 圖/資策會‧Gerd Altmann‧geralt‧stevepb‧Luisella Planeta Leoni‧Rafael Nascimento‧Mediamodifier‧FunkyFocus(於Pixabay)提供
延伸閱讀
【數位轉型】聽懂企業轉型痛點 資策會力做後盾
【數位轉型】數位創新的關鍵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