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八日起在國立交通大學展開三天兩夜的教師增能工作坊—「策展地方誌」,邀請大學教授、設計策展人才與新竹在地講師,規劃主題講座、專業導覽、實地採集、設計操作等活動。共計有參與美感計畫之全國22縣市、近200位國、高中教師與策展業師、大學教師共同進行扎實的研習交流。
加入環境感知 開啟美感教育的新可能
台灣各地近年紛紛以形塑自己的城鄉特色為要務。本次工作坊特別以表現耀眼的新竹市為踏查主題;新竹市作為「2020台灣設計展」與「2021台灣燈會」舉辦城市,老街再生計畫以及銜接隆恩圳、護城河、新竹綠園道等4公里之「新竹之森」的城市空間改善,皆是城市策劃的優秀案例。工作坊的地方導覽,特別邀請到新竹之心、新竹動物園建築師邱文傑,護城河沿線規劃設計的郭中端與林聖峰設計師,隆恩圳設計的田中央黃聲遠團隊,以及長期深入新竹都市再生的交大建築所許倍銜老師等,分別帶領參與教師們走訪城市,進一步深入認識一座城市的在地歷史與設計文化。
工作坊以「策展地方誌」為題,意在建立「設計思考力」、「觀察洞察力」與「策劃整合力」,透過「現象式學習」、「議題式學習」與「專題式學習」,讓學習回到學習者以本身有感的「考現學」觀察為出發,通過「地方誌」的實作紀錄,發展出「策展說故事」的整合組織力與設計思考力。希望引領學習的老師們與對於環境最為好奇敏感的學童們一起由身旁的環境與事物開始,將學習的觸角擴大到整個城市、融入地方、將思索的議題穿越過各種學科領域、洞悉生活議題;使得學科知識能夠與生活素養連結,使得學校學習能夠是一種在地實踐也是自我養成。
專題講座中另外邀請到「麻豆地景藝術季」策展人陳宣誠建築師,以及曾主持「台北設計城市展」的張維真總監,分享不同鄉鎮城市的策展精采案例。透過講座與實地參訪,帶給國、高中教師們嶄新的視野,一同思考生活環境與美感教育間的關聯性,提升策展組織與發展美感教育課程的能力。
林智堅市長也特別蒞臨現場,歡迎全國各地的教師們來到新竹市,為工作坊揭開序幕,並參觀近年在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中崛起的交通大學校園,從全校識別標示的改造、新宿舍的設計,到舊校舍的整修再生,是校園美感操作的參考典範。
三天兩夜的工作坊,藉由對環境的觀察及大學教授的引導,讓教師們完成對於新竹市各景點的小型策展,並用充滿節奏感、快速腦力激盪的方式發表成果,讓參與教師們產生意猶未盡的分享交流。
落實美感教育 提升生活素養
由剛落幕的大學指考考題中,可以發現命題方向逐漸導向素養教學,「生活素養」與「學術素養」一樣重要。美感教育強調從生活中觀察學習,適合結合校本與特色課程,正是素養教育重要一環。
教育部所推動的美感與設計教育第二期,開發出全新的面向,與生活素養、社會環境結合,除了進入各縣市的小學舉辦結合新媒介與資訊的美感推廣課程,帶領孩子透過鏡頭與程式,以微觀視角與幾何參數放大觀察生活周遭事物,同時也有美感智能閱讀計畫「安妮新聞」的誕生:從版面設計到文章的選材,都特別著重於生活素養的養成,並進入中小學教育現場施作,同時提升11歲至17歲之青春學子的閱讀能力、美感經驗、與橫跨人文、社會和科技的廣泛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