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致力成為海內外研究客家文化的平台,於民國106年起,更以臺灣客家庄為起點,透過下鄉田野調査進行擾動,讓當地居民述說自己的故事,再加上文獻考究等,探索出臺灣客家庄數百年來各地的聚落風貌、歷史文化。

三年來已完成九個聚落村史撰寫,第一批成果《始終璞玉-芎林鄉·上山下山》、《從埤塘到街市-湖口鄉·下北勢》、《左堆瓊珍-佳冬鄉·六根》、《翠玉蕉集-佳冬鄉·昌隆》已於107年出版問世,受到國人的擁護,近期更將推出由在地文化團體撰寫的《來寮客庄-東勢區·大茅埔》、《圳水生穗-豐原區·翁仔社》、《東片山下-池上鄉·新開園》、《大原風情-鹿野鄉·瑞源、瑞隆、瑞豐、瑞和》、《泉湧豐饒-關山鎮·水井仔》。而為讓村史更貼近民眾,產生共鳴,希望由社區居民自己來寫自己認同的村庄歷史,於107年辦理「全國客庄村史聚落撰寫計畫第一期」,透過「村史人才培訓課程」,教授民眾「村史理念與研究倫理」、「文獻與口述歷史」、「鄉土資源實察方法」、「臺灣村史與地方志寫作」等課程,讓民眾對於何謂村史及如何村史寫作有所認識,然後辦理村史撰寫計畫書徵集,最後挑選出14 位作者分別在新竹、苗栗、雲林、屏東等13 個客庄,進行為期近2年的村史資料蒐集及寫作,並在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協助輔導之下,順利完成村史寫作。於今日邀請作者分享訪調、寫作心得及文稿內容。

作者發表

作者發表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客發中心長期投入於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及村史寫作,以文字記載客庄地方歷史文化。108年更與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簡稱GIS專題中心)簽訂學術合作備忘錄,結合客家研究和GIS數位地圖。今天客庄村史的成果分享,希望未來能推動數位化方式,客發中心不只是資訊提供的平台,更期許未來能夠將各位作者辛勤的成果以文字圖像的匯集方式呈現,將來,針對本案進行田野的相關珍貴文物等物件進行數位典藏,積極透過網際網路方式傳播,使發表者的努力得到讚許,並期盼後續能有更多人繼續參加這個有意義的客庄村史寫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