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宅是甚麼?共生宅與一般的養老機構有何不同?能夠生活自理的長輩為何選擇入住共生宅?從理論到實務,從護理師到銀髮生活規劃師,累積十年的高齡照護知識與經驗後,吳文翔以他跟入住共生宅長輩們的貼身陪伴與相處,分享他第一手的觀察與心得。
高齡者之間的互助效益大
在來到共生宅之前,沒有想到高齡者之間的互助效益,居然可以這麼大。
依照過去在機構或是病房服務的經驗,長輩往往看起來情緒低落、沉默寡言的,表示鮮少與其他長輩溝通或是聊天,看著電視發呆,與護理師、看護或外傭聊天,便是他們的日常。除非今天有新的刺激,例如說新的實習生、新的訪客,才會讓他們提起精神打招呼。
住在共生宅的最大不同處,在於長輩可以生活自理。既然能夠生活自理,為何還要到外面住?來這的理由是什麼呢?其中的原因令我感到好奇,詢問了入住長輩後,得到各種答案──有的是獨居在無電梯的高樓層房間,孩子放心不下;有的是因時間帶走了配偶而獨居家中,鬱鬱寡歡而來;但是有位長輩說,來這邊是為了交朋友,這真的是比較罕見的原因。
這位長輩表示,先前一個人在家裡待久了,不知道外面的人喜不喜歡他,又擔心陌生人的不友善。但是來到共生宅,一來因為入住者會進行初步的篩檢,並非龍蛇雜處,讓他相處起來更放心;二來若有生活上的問題,皆可獲得適時的協助,遠勝過在家獨自一人的無力感,這對他有很大助益,也讓家人不會擔心他獨居所要承擔的風險。
他最後告訴了我一句話:「不要拖累生我的人,也不要拖累我生的人」,讓家裡的人知道他過得很好、很快樂,這就是共生宅所期望的──「老,愛在一起。」
共同生活與醫療照護的溫度差
居住在共生宅的長輩,會有固定的時間出來與大家聊天,分享各自的生活、青澀的愛情故事等,像極了年輕時在學校住宿的那種感覺,既溫暖又充滿著新奇。有家人來拜訪的時候更是歡樂,好比家裡多了許多人,熱鬧了起來。若在病房的話,往往會因為出院,而中斷同病房或是與工作人員之間的連結。但在共生宅,因為同住而凝聚出來的氣氛,以及環境的溫暖,都是獨居家中或是病房、護理之家,所沒有辦法感受到的。
甚至有些對於自身疾病感到愧疚、甚至無力的長輩,在共生宅的居住期間,也能收獲來自其他長輩或者是年紀更大長輩的安慰與回饋,雖然專業度比不上醫療專業人員所給予更適當的建議,但是同儕之間的支持,有面對疾病一起加油的感覺,讓長輩多了份歸屬感。
在共生宅擔任銀髮生活規劃師的工作,雖然同樣是在長輩有需要的時候給予簡單衛教,或者是平時健康的管理,但更多的時候,其實我是在與長輩們互動,甚至可以說是在一起生活,不論以日常生活或工作人員的角度來看,相較機構或是病房,共生宅所展現的溫度差非常的明顯。
自由自在的生活 非新的囚牢
住在共生宅與機構或病房的另一個不同處,是對於長輩平日的生活不多做干涉。
長輩們今天突然想出去走走,想去逛個百貨,菜市場購物,我們都不會多加限制,不像病房外出要請假,手續繁雜等等,使兩邊都感到煩躁。三餐無論是自己煮,或是請共生宅內的愛自然餐廳準備皆可,讓長輩多出了許多時間,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安排每天的行程。
就算沒有行程也無妨,共生宅設有樂齡據點,能替長輩策畫許多可安心參與的課程,且不限只有入住長輩才能參加,也開放給住在自宅的長輩參加,達到一個與社區共生的成效,讓長輩們更像是生活在此,而不是被關在建築物裡。
入住共生宅的長輩,在互動中逐漸建立起如家人般的信賴關係,高齡者之間的互助效益超乎想像。
陪伴是心靈最佳的良藥
另一位入住長輩,從負面到正面的態度改變,也讓我印象深刻。
疫情期間,居住共生宅的長輩還不多,有位長輩容易緊張,會繞著同個問題打轉,在衛教上常需要
耗費更多時間。但是隨著疫情趨緩,來到共生宅的長輩增多,當可以分享及做活動時的陪伴者越來越多後,他對於疾病改善的期望程度,便有了顯著的改善,對於自己疾病的看法,也從負面的回饋,到現在變得相當樂觀,漸入佳境的狀況,是身為規劃師的我,協助再多也無法達到的成果。
透過這個案例,讓更能了解相互陪伴與支持的重要,生理及心理的狀態是一個相互堆砌才能更穩固的城牆,穩固了基底,才能讓長輩去談所謂的自我實現。
讓長輩們來的時候,認識的不只是新的朋友,更像是有了新的家人,這就是共生宅正在做的事---讓長輩從互動建立起信賴關係,並讓長輩在熟悉的地方一起好好生活、慢慢變老!
吳文翔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管理學系暨護理系學士
國立中興大學運動與健康管理研究所 碩士
經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護理師
臺北醫學大學 研究助理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護理師
永安診所 護理師
社團法人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 銀髮生活規劃師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2年冬季號237期 文、圖/吳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