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座曉劇場開幕系列之二,由鍾伯淵導演改編自宮部美幸〈哭泣童子〉、〈和尚的壺〉的劇場作品《之間》,將在百年古蹟萬座曉劇場震撼重現!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為活化文化資產,媒合萬華在地劇團曉劇場,透過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進駐糖廍文化園區,將百年歷史倉庫打造為劇場空間「萬座曉劇場」。甫盛大開幕的萬座曉劇場推出精彩開幕系列演出,其中2021年廣受好評、一票難求的年度作品-宮部美幸怪談《之間》將於6月10日至12日重返舞台。過去曉劇場夏日微涼夜話系列吸引眾多喜愛鬼故事怪與怪談的粉絲,千萬別錯過精彩演出!。
北市文化局副局長田瑋出席記者會時表示,萬座曉劇場將古蹟化做劇場空間,在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是絕無僅有的案例。因為劇團專注於創作及劇團營運上,而文化資產是通盤進行建物整修及管理維護,曉劇場營運萬座曉劇場時要兼顧兩者,非常的辛苦。
老房子文化運動的精神是引進民間資金修復文化資產,臺糖臺北倉庫B倉早年由明華園作為排練空間及倉庫,因此有部分劇場所需的基本設施,要調整為對外開放的劇場,仍有劇場設備、建築法規、消防安全及無障礙動線等許多面向要重新檢討,同時也需要投入大量經費。
因此,文化局也盡力協助曉劇場,進行包含消防管路的改善,並且提供管維費用及文資修繕經費抵免租金的優惠,以減輕劇場營運的成本,希望一步一腳印的努力,達成對劇團、古蹟以及老房子文化運動政策的三贏局面,最後田瑋也為萬座曉劇場強力推票,歡迎市民朋友進場看戲,支持臺灣在地優秀劇團。
百年古蹟化身劇場空間 陪伴創作者挑戰舞台
萬座曉劇場前身為日治時期所興建的「臺北製糖株式會社」建築之一,2003年經文化局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並進行修復後,於2011年設立「糖廍文化園區」以作為傳統藝術育成基地。
2019年曉劇場進駐園區B倉打造萬座曉劇場,並奠定了表演團體與場館共生的全新模式。萬座曉劇場備有22乘14.3公尺,挑高5.5公尺的舞台空間及組合式階梯觀眾席,可容納200位觀眾席次,兼具大劇場的舞台空間及中小型劇場的觀眾席次是藝文創作者挑戰大舞台的絕佳首演場地。
曉劇場深耕萬華在地 全新共生場館開啟劇場新模式
萬座曉劇場命名以「萬」代表萬華,以「座」即取自日本「劇場」之意,更象徵糖廍從日治時期至今的歷史意義。其「萬座」更是許下未來萬人入座之劇場發展目標。曉劇場多年來持續深耕萬華地區,未來將以獨特團隊和場館共生營運,並規劃以文學實驗、社區共融、國際連結三大區塊,建立場館獨特風格,也使團隊得以有穩定後台,持續深化創作美學。
未來萬座曉劇場亦將透過自辦節目、專業策展、同時開放演藝團隊租借使用,以萬華為據點,培養在地觀眾,並與學校、社會團體合作推廣表演藝術;以曉劇場創作、劇場空間、艋舺國際舞蹈節、曉劇場藝術進駐計畫等資源,連結國內外網絡平台,豐富多元表演藝術生態。
老房子計畫成就劇場夢
文化局為活化臺北市文資,自106年推出「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2.0」,以文資修繕費用抵免房屋租金及管維費用等優惠,吸引民間共同維護及活化公有文化資產。而曉劇場運用專業劇團經驗規劃萬座曉劇場的軟硬體設備,並投入經費進行古蹟修繕,但因需經過嚴謹的文資修復及審查程序,原預定2020年營運的萬座曉劇場與文資專業的呂大吉建築師及文化局攜手,歷經近兩年半的努力,才在今年順利開幕。
文化局也表示萬座曉劇場於修復期間免繳租金,同時修復經費及後續每年管維費用均可折抵租金,希望能夠減輕營運壓力,讓萬座曉劇場站穩腳步,持續深根萬華。
曉劇場以文學劇場反應時疫與藝文共存
曉劇場過去作品反映當代社會現況,在萬座曉劇場開幕與疫情與藝文共存的台灣當下,推出結合鬼怪與時疫的文學改編作品《之間》;改編宮部美幸〈哭泣童子〉、〈和尚的壺〉兩篇作品,〈哭泣童子〉中的甚兵衛是一個墨守成規的管理人,甚至不懂如何面對女兒犯下的罪行,而最終也鑄下大錯。
〈和尚的壺〉則是在一場疫病中有人承擔了被附身來救助疫病;在面對未知的鬼怪與疫病,人們如何在黑暗與光明間抱持著希望。曉劇場導演鍾伯淵將帶領觀眾穿越虛實之間,窺探人性善惡之間,遊走在宮部美幸小說的恐怖與現實之間,與當代社會強烈的呼應。
被譽為日本國民作家的宮部美幸,其作品《模仿犯》創下日本出版界史無前例的「六冠」榮耀。在台灣更是有著許多喜愛宮部美幸老師作品的書迷。但卻鮮少有機會在台灣看到宮部美幸的作品改編為劇場作品。曉劇場將於萬座曉劇場開幕系列,於6月10日至12日重現宮部美幸怪談《之間》,獻給喜愛老房子、日本文學與劇場的好朋友們,購票連結可上Opentix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