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蘇州2021年9月7日 /美通社/ -- 西交利物浦大學、哈佛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的一項創新研究揭示了在市區、城市大區和居民區層面,熱死亡風險因素的影響有何不同。

香港熱死亡風險圖
香港熱死亡風險圖

西交利物浦大學的宋璟璐博士說,在城市規劃中,減少高溫天氣和緩解氣候變化的策略往往是自上而下,但這並不能有效解決所有這些層面的具體問題。

該研究分析了在不同空間尺度下熱死亡風險因素的影響,發現因地制宜的空間尺度方法更具成效。(空間尺度的作用是對發生熱死亡的空間大小進行分類)。考量的熱死亡風險因素包括年齡、教育、社會經濟地位、工作場所、出生地和環境變量。

不囿於自上而下的干預措施

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天氣因素致人死亡的事件中,極端高溫是罪魁禍首,它也會給城市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增添沉重負擔。宋博士表示,該研究為地理學家、城市規劃者、政策制定者、環境科學家和流行病學家等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參考框架,以便他們更好地瞭解不同空間尺度下的熱死亡風險因素。

「內地大多數城市都有香港類似的問題,干預措施往往是自上而下。」宋博士說,「他們不太考慮分級策略,也很少有因地制宜的行動計劃。干預措施不應只考慮市政府或省政府做什麼,還需考慮社區做什麼。」

評估風險因素

熱死亡風險來自於可能僅在特定空間呈顯性的因素。

宋博士解釋說,研究人員發現,在市區整個空間內,年齡和社會經濟狀況構成了重要的風險因素。

其他諸如熱環境和低收入等因素,也可能導致熱死亡,但危險程度視空間情況而不同。宋博士說,這些發現說明,各地需要單獨評估,才能提出解決該地問題的方案。

《不同空間尺度下熱死亡風險因素:多尺度地理加權回歸模型分析》研究報告在愛思唯爾(Elsevier)旗下《可持續城市和社會》期刊上發表。

相關鏈接 :

http://www.xjtl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