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被公認為華人琉璃藝術的先鋒者、奠基人,於2020年11月辭世後,策展人楊惠姍為之舉辦「至善前行──永遠地創造有益人心的作品」展。此次展覽,不僅展出張毅的琉璃創作,更有許多張毅的工作文件、遺留手稿、書寫物件等,參觀者可以貼近的了解張毅一生的創作理念,展覽於12月20日在位於松菸的琉璃工房博物館開幕展出。

「至善前行」展覽是首度將張毅四個琉璃藝術品系列完整的在臺灣集結展出,包括向自然之美致敬的《太湖石》、跨越挫折後的生命體悟《自在》、讓法國百年博物館驚豔的《焰火禪心》、東方水墨新里程碑的《一抹紅》等四個系列,多年來,過去這些作品數度在全世界各地博物館受邀展出,其中的《焰火禪心》並於2016年榮獲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典藏。

張毅從文學、電影到琉璃藝術,畢生多所創作。他深信文化和文字的力量,也相信琉璃不僅僅是藝術品,也可以是承載情感、思想和學習媒介。所以在成立琉璃工房之初,就訂定「永遠地創造有益人心的作品」為品牌文化核心,因此,琉璃工房的每件作品,張毅堅持一定都要附上他親筆所寫的一張說明文卡,用「有益人心」和詩句般的文字,敘述每件作品的故事。這樣的模式,由張毅首創,如今被海峽兩岸諸多工作室沿用。三十多年來,一萬多個日子裡,他一字一字寫下的說明文,總共寫了一萬多張的說明文卡,包括七千多張的紅卡,及副品牌、專案說明文,本次現場展示牆上就用了四千多張的說明文紅卡。希望藉由一張張小紅卡的文字,去說明、傳遞傳統文化裡的倫理價值。

張毅「至善前行」作品展持續到明年三月十五日,秉持張毅「有益人心」精神,策展人楊惠姍決定開放免費參觀,歡迎民眾把握機會蒞臨觀賞。

 

四系列作品說明簡介:

《太湖石》系列

張毅的大太湖石

《太湖石.舞月》

誰在?

凝視,

不見一物,

然月影飛舞,

如龍。

《太湖石.雲起》

聽見,

浩浩之聲,

從八荒而來。

為什麼要用琉璃材質創作太湖石?太湖石最美麗的地方,應是存在太湖的水底,當人把它從水底搬來膜拜時,其實已經違反了自然的規律。

喜歡太湖石,可是沒有把它挖來,而是創造一個自己的太湖石。張毅以琉璃材質的《太湖石》系列作品,帶出一個新的瑰麗的仿自然景觀。藝術家把太湖石作為一個膜拜的物件,用一種人為的材質作出新的詮釋,是一種對自然美的崇敬和景仰。

 

《自在系列》

在缺憾裡

發現更大的完整

在黝黑裡

發現豐富的色彩

沒有生命的掙扎

何來自在的覺悟

《抱拙自在》

《無畏自在》

自在系列中,每一件都不拘泥於相的完整呈現,無光,無色,又隱隱有光自作品中發出。一件件佛像,怪誕奇異,像是沒有完成,又像是已經完成,黝黑一片,光線打過來,卻呈現出奇異的色彩。

那一尊尊不拘法相的自在佛,應該是張毅心中嚮往的生命狀態。或者說,那些自在佛不是他的作品,而就是他自己。

 

《焰火禪心系列》

 

烈焰炙身

汗水映火舞

意志點亮生命

焠煉

艶火蓮華一朵

 

剎那

即靜  即禪

《焰火禪心.火鸚鵡》

《焰火禪心.木槿》

不要受任何拘束──張毅

2012年,張毅創作出自己的琉璃花朵。他在沙模中預先埋入脫蠟花朵,直接在沙模中吹製花瓶,同時接合花朵與瓶身,讓琉璃漿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奔放,凝結成最自然的狀態,在充滿不定性中,展現了隨性、不受拘束的生命禪意。

自由,隨意,奔放,卻充滿人的情感。他希望不要讓作品拘束,像是一個人,隨心所欲,愛長什麼樣,就長什麼樣,無入而不自在;它是什麼,就是什麼,琉璃想發展成 什麼,就讓它走到那裡。

《一抹紅系列》

人生如夢幻泡影,

心中仍有一抹紅。

《一抹紅》,藝術史上從未有過的新語言

《一抹紅.月思》

《一抹紅.映光》

 

張毅用《一抹紅》顛覆了繪畫的平面概念,琉璃材質的通透,讓自然的光線照進畫作,在釉料渲染中,畫筆的層次,無比清晰的顯露出來。雲,霧,海浪,在聚散之間,來去之間,有無之間,具象與抽象之間翻騰,氣泡是動靜的痕跡,而立體空間,展現一層層累積,一寸寸消逝,唯有一抹紅,永遠。

這是水墨走向現代表述的過程裡,最動人心魄的色彩。

主辦/Organizer

琉璃工房文教基金會

協辦/Co-Organizers

琉璃工房

支持/Sponsors

奧圖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圖 / 文提供:琉璃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