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循環經濟,工研院攜手美國在臺協會、外交部、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荷蘭在臺辦事處、臺灣海洋委員會,共同於11 月3日及10日舉辦「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 運用循環經濟模式處理海洋廢棄物線上研習營」。因應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國際疫情,本次研習營採線上與實體會議同步進行,邀請許多美國、荷蘭及國內知名海洋問題及循環經濟專家,與我國產官學研各界人士,共同探討循環經濟及海洋永續發展的議題,兩場次共超過1000人次在線收看,及海洋委員會現場近百位觀眾參與盛會。

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 運用循環經濟模式處理海洋廢棄物線上研習營」邀請許多美國、荷蘭及國內知名海洋問題及循環經濟專家,與我國產官學研各界人士,共同探討循環經濟及海洋永續發展的議題。工研院由副院長彭裕民(右上)、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左中)代表出席。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指出,迄2017年全球已生產83億公噸的塑膠,使用後遭棄置的各式塑膠物品許多都流入了海洋,因此如何減量、回收及再利用以解決塑膠廢棄物是當務之急。循環經濟不是新觀念,而是另一種嶄新的商業思維與模式。臺灣在過去20年間,實施許多領先全球的環保措施,資源回收率為全球第3,保特瓶回收率95%,回收再利用的塑膠材料用於各種生活領域,創造新價值,成為許多國家學習的標竿。工研院擘劃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長期投入循環經濟與AI人工智慧的技術研發,藉由此次分享相關經驗,不僅加持臺灣國際形象,更期待促成臺灣的綠色成果輸出,角逐全球預估達一兆美元的商機。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表示,環境永續、降低海廢對於環境的汙染已是全球性目標,然而並非單一企業或單一領域可以完成,因此需要靠不同領域、技術、產業、以及國家的合作,才能發揮最大綜效。他認為2030年循環經濟會扮演非常重要角色,臺灣有可信靠的強韌產業生態鏈,可成為全球解決海廢議題的關鍵夥伴,經濟模式的改變也將創造出下一波經濟發展契機。

工研院長期投入循環經濟技術的研發,許多研發成果已推廣到產業並創造經濟價值。包括:海廢保麗龍、廢棄漁網研析循環再應用技術,已搭配廠商開發出循環再利用的終端商品;工研院打造AIdea人工智慧共創平台,並攜手荒野保護協會,運用AI人工智慧精準掌握海洋廢棄物分布,協助淨灘與測站的人力調配,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工研院亦致力於產品/材料的重新設計,讓無法再製使用之產品透過生質材料或可生分解技術導入,讓廢棄物可以消失於自然環境中。

臺美日荷等國際專家於會中深入探討全球海洋廢棄物面臨的危機、以及分享各國因應之道。與會專家Dr. Jenna Jambeck從2001年就投入海洋廢棄物的研究,她指出,即使現今全球積極面對此危機,但預估到2030年,每年流入海洋的垃圾仍有8百萬噸,海洋汙染問題跨越國界,需要各國攜手合作解決這個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美國大氣總署則分享如何利用衛星來定位海洋垃圾,未來還打算運用AI人工智慧技術來定位海廢;全球知名的The Ocean Cleanup也分享開發河川垃圾收集船技術,在河川內收集垃圾及分類,在垃圾進入大海前便加以阻斷

在如何用循環經濟模式從政策、經濟及生活等全方面切入解決廢棄物的議題上,循環臺灣基金會創辦人董事長黃育徵提出「循環經濟模式」,把廢棄物當作產品提供服務商業模式,為廢棄物創造價值,讓海廢變黃金,他並分享多個成功的臺灣案例。美國Port of San Diego Legislative Policy Administrator David Yow分享在San Diego港的藍色經濟計畫,企業以港口當作試驗場域,同時試驗了企業技術也處理港口廢棄物。

「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成立於2015年6月1日,旨在提供平台讓臺灣能對全球問題作出貢獻,並與區域夥伴分享其專業。本次研習營為GCTF自成立以來,首次針對循環經濟及海洋廢棄物議題進行討論,活動首場由外交部次長曾厚仁、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日本臺灣交流協會代表泉裕泰(Hiroyasu Izumi)及荷蘭在臺辦事處代表譚敬南(Guido Tielman)透過預錄致詞,10日則由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長黃向文致詞。

 

【參考資料】工研院運用在海洋廢棄物的技術如下:

「再生循環海洋廢塑膠材料技術」 海洋垃圾變黃金

保麗龍目前被大量應用於海洋漁業,但廢棄後密度低、體積龐大,難以運送清理回收再利用、殘餘價值低,故不易進行循環再生,在經濟部工業局支持下,工研院透過海廢保麗龍再生處理技術,將回收海廢塑料經過高效減容、純化、配方改質後增加材料剛性與韌性,成功開發環保高耐衝擊聚苯乙烯複材,可製成如3C、電子產品外殼或工業應用,符合循環經濟高值化產品需求,打造綠色產業鏈。

攜手荒野保護協會 AI人工智慧「快篩」海洋廢棄物分布 守護臺灣海岸線

工研院AIdea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共同討論「臺灣海洋廢棄物預測」議題,運用AI人工智慧分析全臺海岸121個測站的海洋廢棄物快篩調查數據,精準掌握海洋廢棄物分布,為未來淨灘選址提供參考地點;並能透過單一測站的快篩調查數據,預測鄰近測站的海洋廢棄物分布狀況,有助於各測站的人力調配,甚至能減少測站數量,達到人力資源分配最佳化。

科技助力分解塑膠 PHA讓海龜自由呼吸

廢棄塑膠能妥善處理,新的塑膠製品更要從材料開始,就達到零廢棄目標,其中海洋可分解塑膠將是極具潛力的技術。工研院以生質柴油的副產物甘油及農業廢棄物為碳源,經發酵合成出聚羥基烷酸酯(PHAs)。此材質不僅符合國際可分解標準,甚至還能在海洋中被分解,解決海洋廢棄物與塑膠微粒問題。現在工研院已與業者展開合作,希望能研發出價格合理、可大量普及的材料,從海到陸地,徹底減低塑膠對環境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