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扮演維護獨立精神的園丁 台北市文化局 創生城南印象

 

如果說溫羅汀是一座花園,當地的獨立書店是百花,那麼台北市政府就可說是一位園丁了!由民間攜手串連的行動,在台北市政府的推波助瀾下,逐年開出盛放的花園。然而,在官方擘畫的藍圖裡,溫羅汀不僅是溫羅汀!其創意滋養地方發展的作法,也許可以作為其他地方發展的借鏡。

 

大學城裡來來去去的師生、工作者,應這些族群的需求產生一間間特立獨行的書店、咖啡店、Live House等,形成溫羅汀的特殊知識生產圈。自「溫羅汀行動聯盟」誕生至今,不少活動在台北市政府的推展或協助下展開。

 

對市府來說,溫羅汀不只是溫羅汀,而是與5大無牆博物館之一的城南地區框在一起發展的泛文化園區。

 

圖2

 

多元族群移居 積澱的在地面貌

 

台北市文化局科長邱稚亘表示,城南地區有不同的族群遷徙、定居所留下的積澱,例如早年土地爭議而發展出藝術家進駐與原居民生活的寶藏巖;從交通博物館轉變的客家文化園區,展現早年客家人移居台北的脈絡;作家王文興創作《家變》場景的紀州庵,日治時期是面對新店溪的料理屋,到了670年代變成外省作家、小出版社聚集的地帶;而夏日開放親水的自來水園區,代表早年台北邊陲地帶水源地的基礎建設,台電大樓也是早年落腳在台北城南的基礎建設,附近有不少眷村,還有國防部的遙測基地。

 

應各族群移居而孳乳的在地生活面貌,讓此區衍出許多不同的別稱,例如公館商圈、南村落,因此市府不再為觀光而獨獨宣傳溫羅汀,而是看重城南的整區發展。  

 

圖3-1

 

拋開觀光行銷 創生城南意象

 

城南地區的人文氛圍濃厚,不僅前述景點,更有台灣自由主義奠基者殷海光的故居、文學家的梁實秋故居,以及曾是文藝界、黨外運動人士聚會場所的紫藤廬等,還有已逾270年歷史的瑠公圳帶來的豐富生態。

 

從南門一路行至寶藏巖,社經條件也一路變化,面對這樣一個層次豐富而細膩的區域,絕不能以老手法行銷它!「如果要一個地方的多元特質消逝,就讓它快速地觀光化」,邱稚亘透露,台北市文化局不再只是一味辦活動,而是籌謀營造城南意象,想辦法讓大家認識這個地區的發展脈絡。那究竟該怎麼做呢?

 

圖3-2

 

城南的發展,又可分為南門市場一帶的北城南區、古亭到紀州庵的中城南區、溫羅汀到蟾蜍山和寶藏巖的南城南區,去歲舉辦的「台北白晝之夜」,遊行活動一路從台大走到客家文化園區,走到台電可看到台電的公共藝術的展示,走到客家文化園區可見原有的客家文化,夜宿紀州庵則發下睡袋大家一起說故事、看電影、聽音樂……各展區展出各自的特色與文化,透過封街遊行與各項展演活動打通城南的動線脈絡,也讓居民大眾認識自己生活的城市。

 

市府正以創意生趣的手法,營造城南意象,而現階段最重要的事,就是讓民眾意識到自己與城南地方有關係,在此前提下,從溫羅汀街區輻射出去,去做城南地區的串連與整合。透過此類活動的舉辦,市府也進行各部門合作推展品牌,這樣創意的概念與手法,也許可以作為其他地方發展的參考。

 

圖4

 

官方扮演園丁 澆灌獨立伸展空間

 

邱稚亘舉例,政府並不需要將溫羅汀地區的眾多Live House集合起來辦一個獨立音樂節之類的活動,因為接納各方獨立樂團、獨立音樂,將之推廣出去,本就是這些店家每天在做的事情。作為最早與獨立書店進行系統性合作的官方單位,台北市文化局於2011年的台北文學季,在此區舉辦講座、影展等,包括策畫與書店風格相近的選書、作家與書店創辦人對談等,當時建立的模式,在日後為書店延續策畫活動的寶貴經驗,此後每年文學季也持續與獨立書店合作。

 

台北市政府並非扶植特定區域、特定產業,而是透過氣息相近的活動整合與資源連結,串連在地彼此的關聯,協助民間業者在其既有的軌道上前行。

 

圖5

 

走向國際的文化品牌 獨立精神的朝聖地

 

整個台北就是一個移居的城市,但每個區域都有各自不同的面貌。以人文知識形聚的溫羅汀,與其說是有形的街區、聚落,毋寧說是一種「意識」,也許更為貼近。

 

特立獨行的書店、咖啡店、Live House、概念小店、NGO等聚集萌生,小文青變成老文青,一代又一代,在此伸展個性、叛逆、自居於主流之外、不被收編的獨立思想,吸引許多同類調性的人前來「朝聖」。

 

圖6

 

「溫羅汀」之稱,源於產官學的攜手,而其發展卻非口號性的產官學合作,而是許多歲月與來來去去、在此扎居的人們生活過的積累。邱稚亘表示,「文化難以複製,卻易毀壞」, 正是這般的知識人文氛圍、經驗乃至商業模式皆難以被複製,市府在與溫羅汀的合作和協助上更加謹慎,避免自以為是的幫助而行。溫羅汀的發展,雖無法複製,卻可以借鏡,找出在地如何成為今日的面貌、滋養在地的精神與底蘊。

 

獨立精神的溫羅汀,因深化在地而被國際看見,被許多外媒關注與報導,台北城南印象與台灣獨立書店的文化品牌在此交會,經歷許多歲月的痕跡,在地的居民、獨立小店、學校與政府、機關各方,甚至是遊走至此的訪客,都寫意了此地的風景,成就了華人世界第一町。

 

 

圖説:

1、 台北市文化局在日治時期留下的臨水料理屋紀州庵,營造成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藝文活動。

22017台北白晝之夜,在城南舉辦的聲響光影表演。

3-1.3-2、在地藝文團隊「好蟾蜍工作室」響應白晝之夜,策畫的蟾蜍山微光展。

4. 串連溫羅汀、寶藏巖到蟾蜍山等處,打造的城南印象。

5. 座落於台北市城南博物園區的寶藏巖,在此舉辦寶藏巖光節等許多藝文活動,圖為2017寶藏巖光節,黃翔 x 陳志建的作品〈線場〉。

6、台北市文化局聯合台電於總管理處大樓入口處舉辦電光馬戲競技場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