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理互動設計,《膜》(夜間),2020
〈2020 X-site《膜》─ 多重真實〉6月13日起於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展出,本次展覽作品《膜》為第七屆臺北市立美術館X-site計畫首獎得主「何理互動設計」所創作,創作概念以「人的感知」作為出發,讓觀者移動於環繞交疊的空間中,產生出空間的認知錯覺;該作品以此挑戰大眾對於公共空間的預期和想像,並回應本屆X-site「多重真實」(X-Reality)的徵件命題:探索真實的過程需要持續的交互參照。
而除了日間觀賞體驗外,每週六自18:30起還有搭配燈光照明的夜間體驗,將為觀者帶來全新的空間理解與奇幻感官經驗。
何理互動設計,《膜》
探索旅程 顛覆觀者的感官認知
《膜》( Through the membrane )是一個多層次環繞裝置,由67片偏光片所組成,直徑14公尺、高2.9公尺,獨立於美術館的戶外場景,它無法被立即認知地存在著,誘使人必須入內走動、探索之後,才能理解其為何物。展覽現場更提供偏光片借用,讓觀眾在眼前把玩實驗;大廳禮品店另有販售偏光眼鏡,當觀者戴上它遊歷《膜》時,彷彿被賦予了特殊能力,得以窺探《膜》分子般的微觀世界,搖晃走入其空間維度,感受也將更為放大。
偏光片眼鏡
空間是一種透過感知形成的經驗,人們藉由感官去觀察、感受空間中的光影,進而定義出空間樣貌。而《膜》卻是藉由偏光片(Polarizer)的特性,改變光線在空間中的穿透方式,更因《膜》多層次的環形設計,阻隔了開放空間與裝置體,強化了內外觀看的參照,讓觀者穿梭在層層包覆的裝置體內,逃脫了傳統建築空間的限制以及人類既定的感官經驗。 觀者在「穿膜」的過程中,雖身處在環繞邊界,卻彷如遁入迷宮。空間不斷變動,邊界時而顯現,時而消失,「何謂真實」也成為探索過程中的反覆探問,而全新的感受將隨之內化轉為身體經驗,進而對空間有新的認識與想像。
何理互動設計,《膜》(夜間局部)
藝術發光 科技媒材創新的100種可能
偏光片的特性是可以將各種不同方向的光源,過濾成為單一方向的光。《膜》以偏光片作為創作主要媒材,讓觀者在「穿膜」的過程中,光線隨著偏光片的特質達成不同程度的穿透,在《膜》裡面產生許多看似實體的邊界,以及存在和不存在的曖昧空間。
偏光片是光電材料的一種,從產業應用而言,偏光片是LCD液晶產業的關鍵零組件,被廣泛應用於電視、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及筆記型電腦等產品上。本次展覽作品《膜》的創作媒材由台灣偏光片大廠——誠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當科技媒材遇上藝術創作,何理團隊藉由實驗及探索的雙重精神,巧妙地運用偏光特性,使其幻化為開啟群眾全新感受的媒介,也藉由此次「科技╳藝術」的跨界應用,讓科技媒材跳脫既定的使用框架,挖掘更多科技藝術的創新可能。
何理互動設計,《膜》(施工照)
《膜》是何理歷年創作中唯一的靜態作品,也是第一件臨時建築裝置,雖然沒有以往的電子控制,但還是屬於以電子媒材製作的新媒體藝術裝置,進化之處在於如何把電子材料運用至建築尺度,在高精度與大尺度之間尋找出絕妙的平衡點。對何理而言,本次《膜》創作的狀態就是一個再參照現實的過程,從可能的假設到現實的驗證,修改再修改,目的是為讓觀者透過「移動」、「擺頭」等微妙的動態,來感知身體與裝置之間的變化,而藝術的發生就在那改變的瞬間。
何理互動設計,《膜》(局部)
設計╳藝術╳科技的跨界共創 以實體裝置跳脫想像
何理互動設計(WHYIXD)作為台灣少數的跨領域裝置創作團隊,擅長光影與機械動力創作,2011年由葉彥伯、魏子菁、莊杰霖三人所共同設立,在「共創」(Co-Creation)的概念下,吸引來自藝術、設計、建築、工程、機械、資訊等多元領域的成員陸續加入。何理團隊在創立初期即展露頭角,2013年曾為《劉德華 ALways世界巡迴演唱會》量身打造大型舞台裝置,為亞洲首次將大型升降設備運用於演唱會。
何理互動設計團隊照
何理作品最大特色來自團隊成員的共同創作,整合彼此的多元觀點與視角,藉由一次次的新媒材實驗及探索,合力完成獨特的實體裝置,讓每一次創作都充滿驚喜。
何理創作範圍廣闊,涵蓋藝術節、燈節等藝術與觀光節慶活動,也有來自公共藝術創作或是企業委託的商業空間創作及演唱會特效燈光設計等。2018年於交通大學首次發表的《觀月計畫 #define Moon_ 》,以具實驗性的創意手法呈現月亮圓缺身影,將無法捕捉的天文現象化為真實上演的奇景,該作品於2019年為798藝術園區永久典藏。
【Program X-Site 2020, X-Reality : Through the membrane 多重真實───膜】
創作團隊:何理互動設計WHYIXD
團隊成員:葉彥伯、魏子菁、莊杰霖、葉韋鉦、劉是磐、郭仲輔、謝孟德、 黃彥翔、鄭任翔、陳彥丞、塗家伶
展期:2020.6.13 – 2020.8.9(週二至週日9:30-17:30,週六至20:30)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偏光片協力:誠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結構顧問:陳冠帆+原型結構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結構工程:祥育工程有限公司
【展期相關活動】
07/11(六)|本屆命題與創作歷程講座活動 PM:2:30
與會來賓:交通大學建築系曾令理教授、實踐大學建築系系主任蕭有志教授、第五屆X-site計畫獲獎團隊大林工作室之主持人林佩蓉,及本屆獲獎團隊何理互動設計。活動詳情請見北美館官網(www.tfam.museum)。
【關於何理互動設計(WHYIXD)】
何理為臺灣跨領域的裝置創作團隊, WHYIXD 為「art installation cross design 」之喻意,成員背景跨足藝術/建築/設計/工程/機械,合作對象更來自戲劇舞蹈/建築空間/流行音樂/當代藝術等各種領域。何理關注生活中的各種驚喜,透過新媒體跳脫視覺界線,以錯置時間和空間的電子地景建造出真實的幻象,如在熱帶中下一場大雪、在平靜中撒一把花叢,企圖透過科技化生新的體感經驗,擷取它維度的心靈片刻。
©何理互動設計,攝影/朱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