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經濟活動都不離土地,而土地又與產業、技術及環境有關,當前的台灣面對土地開發仍在需求導向與供給導向間掙扎」,前者是有需求才進行土地開發,是被動性的,也是過去20多年來的狀態,每每有產業需求、遇台商回流才來找土地,然而一片土地從發想、取得、開發、規劃,至少需要10年時間,通常面臨來不及應對產業需求的窘境;後者是先於產業需求儲備土地,屬主動性的。
過去儲備土地,每每被質疑炒地皮,然而盧維屏不畏爭議地直言,「都市規劃,首要任務就在為城市未來的10年做準備!」至今台灣仍瀰漫著多少需要、開發多少土地,然而他認為這是保守的觀點及作法,現下儲備的土地,是給未來的產業及人口居住,因此,桃園都發局當前的任務就是為產業持續投資,以及因軌道建設所形成的未來新型態都市做規劃。
新開發區域 產業生活並重
以往企業自行覓地,產業發展逐漸畸零分散,而今因土地管制日趨嚴格,要讓產業擴散升級並非易事,必須透過政府來供給土地,桃園都發局透過國土變更、區段徵收等做整體規劃,力圖打造桃園成為供應北台灣都會生活圈的唯一製造中心,擁有廣大腹地的桃園正在急速建設交通,供應更暢捷的物流,北都會區6小時、全台24小時到貨的PChome,量販店家樂福等都在桃園設立物流中心。
桃園都發局一方面進行整個城市的基盤建設,包括文化面、水岸建設、營區轉型再利用以釋放出更多的生活空間等,另一方面大型都市規劃,主要在軌道沿線周邊,以場站為核心,盤整零碎的土地,重新進行規劃,「以產業為主,生活並重」。軌道周邊的土地,過去幾乎全是住宅用地,如今變更做一半住宅、一半產業用地。
例如「A7重劃區」,由桃園市府提出產業需求建議給中央,來建置產業專區,而有樂善科技園區、郵政物流園區及已有的華亞科技園區等。產業與生活機能的同步規劃,吸引了一些企業主在軌道沿線的新興重劃區置產,雖然軌道建設尚未完工,已持續湧入一些城市新移民購屋,看中的正是這個城市的未來性。這些因產業而來的人才很看重生活宜居品質。
又如A12機場第一航廈站、A13機場第二航廈站、A20興南站、A21環北站開發區,以及涵蓋GE04、GE05、GE06的中壢體育園區開發區……將打造舒適、完善的居住品質。據此規劃,8年後,桃園市將出現桃園、中壢、內壢3個超級大站,由此盧維屏點出都發局的另一項重任,「整理舊城市景觀,結合軌道建設,縫補這個城市」。
透過軌道建設,重整舊市容,縫補桃園城,經由鐵道地下化、道路拓寬等工程,完工後,將出現嶄新的中壢,圖為中壢車站半鳥瞰圖。
都會紓壓+中產移居「新桃園」
重新梳理北部城市的關係後,在高鐵、台鐵與捷運的支援下,盧維屏道出,桃園釐清扮演製造業的角色,將營造高檔工業中心、朝向都會格局的發展,作為北部都會紓壓的角色,成為中產階級移居的新選擇,「桃園更加篤定地走上主導規劃自己的路」。
雖則在外人眼中,今日的桃園正展現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在盧維屏眼中,已升格直轄市、成為六都之一的桃園市尚未具備都會格局,他看見的是8年後,市民在桃園從容、舒適的一天,工作與生活更契合,在城市中有良好的移動感受,在規劃完善的騎樓、人行道步行,沿途有滿足生活、消費的各式商店,創造美好的回家經驗。凝望這些未來的城市規劃,期待新桃園!
內壢車站未來將變身為超級大站之一,帶給乘客遊客及用路民眾更舒適的空間與更美好的城市感受。圖為內壢車站模擬圖。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11月號 218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