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樂齡建築發展協會長期關心失智症議題,每年將集結國內外專家學者,至少辦理一次國際論壇,右三為協會秘書長李柏憲與本次台日綜合論壇演講者合影。

 台灣失智症人口目前已達28萬人,並以每年1萬人的速度逐年增加中,65歲以上的高齡者,每10人就有一位失智,每增加5歲,高齡者失智症盛行率會越來越高。有鑑於失智症對社會經濟面及家庭面的重大衝擊,社團法人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於10/21連兩日舉辦「打造共生宅台日綜合論壇~失智症生活照護提案」,邀請在失智症領域有長年研究的兩位日本教授來台做專題演講,會後並接受科技生活雜誌專訪,以下是訪談摘要。

從機構安置到社區照護支援網 

日本已成為世界上老齡化趨勢最快的國家,高齡者人口比例為27.7%,預測2025年,將有700萬失智人口, 65歲以上高齡者,5人中就有1人是失智症患者;面對日益嚴重的失智症課題,日本有哪些對策方針? 

安武綾副教授表示,日本隨著高齡人口增加,照護保險金及政府給付也不斷增加,對政府財政上造成很大負擔。因此,國家的政策方針,也從機構安置轉變成社區型的整體照護支援系統---在居住範圍30分鐘左右,不管健康程度如何,都能提供住民服務照護的系統,其重點在於是小規模、以地方為主的照護系統。

被通報是失蹤人口,其中有470人會因為發生事故而死亡;基於上述種種問題,2015年,日本政府特別推動「促進失智症措施總合戰略(簡稱新橘色計畫New Orange Plan)」,建構對高齡失智症患者友善的社區型照護系統,將原先橘色計畫的失智症預防計畫,調整成以全面性策略對應失智症, 以地域為範圍,營造一個對失智症有所理解且友善的環境。

日本熊本大學副教授安武綾偕女兒來台演講,就讀國小4年級的女兒3年前就已成為失智症支援者。

日本政府的新橘色計畫,推動7根支柱中最重要的是第7根支柱,一面傾聽失智症者及家屬的意見,一面隨時探討改進:

 正確理解失智症 提供患者正確援助

安武綾副教授說明,失智症的定義泛指慢性的腦部疾病症候群,非單一病名,有很多不同原因的疾病總合起來,我們稱為認知症或失智症。

患者有兩大類症狀,第一類為核心症狀,包含記憶性的障礙、認知預測性的障礙、實行功能性的障礙、理解判斷能力的障礙,這些屬於腦部發生病變,不容易治療。

在核心症狀中最常見的就是記憶力的障礙,記憶力會暫存在大腦的皮質區,常常發生或重要的事情則會記錄在大腦的海馬迴區塊,所以失智症患者常忘掉最近發生的事,過去的事反而記得很清楚,只要找到患者腦裡殘存記憶的一些關係點,跟他進行良好的溝通,還是有可能改善。

第二類為行為、心理症狀(簡稱BPSD),其實是有治癒的可能性。透過讓失智症患者處於較熟悉的環境中及進行讓其較安心的治療手法,可讓其BPSD較穩定。

她認為,提升全體國民對失智症的知識,將能促進失智症的早期診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日本人有泡澡習慣,為體貼高齡者及照顧者,特別開發出10秒鐘就可注滿熱水的澡缸(攝於日本熊本縣COCOFUM神水附服務的高齡者住宅實景)。

對失智症患者援助的三不七要:

招募培訓大學生 建立認知症支援團體 

對失智症者及家屬的社會支援種類,安武綾副教授研究後提出五大類:(一)情緒的支援、(二)家事/ 照顧的支援、(三)提供適當的資訊、(四)讓患者家屬暫時喘息的支援、(五)帶有照顧意義的支援。她以尺規將此五大類支援的需求可視化,並獲得日本教育部ICT支援計劃的系統開發,現在這些服務的地點都已在google map上標示出來,失智症及其家屬可以依其所需要的社會支援服務進行選擇。

2015年,安武綾副教授針對失智症啟發活動發起橘色計畫(Orange Project),學生支援團體的招募與養成則是她實行該計畫的最重要基石。舉辦的啟發活動有失智症支援者培養講座、VR體驗、Orange Community Lab、街頭啟發活動、Run伴熊本、主持人訓練…等,甚至在2016年4月16日熊本發生地震後,對失智症者及家屬進行避難所支援。

以VR體驗失智症較狹隘的視野,是Orange Project很受歡迎的失智症啟發活動。

在日本,橘色手環是失智症支援者的識別,從2012年橘色計畫開始,到2015年新橘色計畫推動至今,現在日本全國國民從小朋友到老人,已有1000萬人成為失智症患者的支援者。

在熊本縣,安武綾副教授已成為授予橘色手環的指導者。她表示,任何人都可報名參加失智症支援養成課程,經過90分鐘課程+實境演練,即可獲得橘色手環。目前熊本縣已超過500人獲得手環,其中約有120位學生,目前有70位學生仍是Orange Project的成員,這些成員不僅是失智症支援者,也是失智症支援養成課程的種子教師。

日本熊本大學戴著橘色手環識別失智症支援者的學生們。

日本失智症咖啡廳 5年快速成長6千家 

日本失智症咖啡的起源是來自荷蘭的阿茲海默咖啡,荷蘭早從1997年開始設置,現在約有240處, 只要符合營運標準,訪問者有一定人數,6個月後就可取得阿茲海默Café認證。日本相較歐洲起步較晚,但已發展出多元與複合機能的社區失智症咖啡,在最近的5年內更快速成長至6000家左右。

山崎尚美教授表示,日本失智症咖啡質量的雙重增長,原因是2015年新橘色計畫7根支柱中的第4根支柱:對照顧者提供支援,而設置失智症咖啡廳即是其中重要的作法。

因此,日本政府針對失智症咖啡廳加進設置目效,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屬勇敢站出來,包含活動力強的年輕型失智症也頻頻發聲,風起雲湧而形成一股社會力量。

全國性市調 解決問題+找尋營運模式 

山崎尚美教授表示,所謂的失智症咖啡廳,是失智症人士和家屬、地區居民、醫療或照顧等專業職等人士加強聚集、談話、理解的場所,在日本,失智症咖啡廳可分五大類。

日本失智症咖啡廳的種類:

日本失智症咖啡開的多,關閉的也不在少數。2016年開始,山崎尚美教授開始針對失智症咖啡進行研究,從全國問卷調查中找出營運困難主因,再研擬可能的營運模式來做實證。

在861件回覆的問卷中,歸納整理出三大營運問題:(一)參與者很少,(二) 計畫/活動內容制式化,(三)工作人員不足。目前日本失智症咖啡廳有拿補助金的比例僅3成多,因此參與人數攸關收入來源;第二點凸顯的是經營者的經營方式及營運能力;第三點則是要加強志工的招募與養成,特別是學生志工。

日本畿央大學教授山崎尚美從2016年開始,針對日本失智症咖啡展開全國性問卷調查,進行整理、分析、歸納及實踐驗證。

擇偏僻地區設置 兩年實踐驗證

山崎尚美教授調查營運中失智症咖啡廳的質化內容後,獲得以下四大特徵:(一)地區居民聚集發展型;(二)失智症人士與家屬一起談話;(三)依照營運母體或行政機關指示/委託所決定的企劃; (四)定期召開會議;她即依此內容,擬定其失智症咖啡廳的實踐示範案。

她表示,日本失智症咖啡廳大多以大都市為中心來作發展,例如愛知、東京、神奈川、大阪等,人口少的地區較少實施失智症咖啡,包含佐賀、德島、島根、和歌山等。因此,她選擇人口數少+高齡化比率高的偏僻地區- -奈良縣五條市西吉野町津越的一棟老民宅,由屋主無償提供使用,免去租金壓力。

同時,透過公部門、附近團體家屋之合作協助,以及地區義工、學生義工的參與,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最後,針對住民需求作調查, 決定實施內容,考量本來的業務和氣候的問題等,規劃兩個月一次的主題活動,每次約2小時,前半段是針對失智症的迷你講座,後半段是座談會;主題從更瞭解失智症,到與失智症人士有關事項的災害時如何處理?發生當下如何處理?最後一場主題則是預防失智症,如何鍛鍊腦和身體?主題設定循序漸進且實用。

山崎尚美教授在日本奈良縣偏遠山區實踐失智症咖啡的主題活動,住民及地區義工參與踴躍。

年輕新血+ICT的導入 未來營運兩大課題 

山崎尚美教授表示,2017年9月實施偏僻地區的失智症咖啡服務至今,發現對住民產生重新賦能的積極效益---住民從對失智症感到不安,擔心自己變成失智症,到覺得任何人都可以做任何事, 開始注意運動飲食,改變生活習慣,產生持續農業到終老的行動意志,即使成為失智症,也想繼續努力人生。

對該地區來說,對失智症關心的人增加,地區的人們相互交談的機會增加,居民有機會瞭解地區服務,同時增強高齡者的『積極行動意向』。

對於未來如何繼續推展日本失智症咖啡廳,山崎尚美教授認為永續志工的培訓與參與是當前重要的課題,透過學生、志工、社區住民一起加入,建立失智症支援系統,形成社區自立支援的防護網。

她將從兩方向來努力,第一是學生志工人才的培育,特別是小學生的參與,可規劃小學生下課後在咖啡廳進行的活動,從小給他們正確的失智症知識,消弭他們對失智症的誤解與偏見,進而參與及支援這樣的行動,當小朋友進來成為支援者,家長就會進來。

第二是如何培養失智症咖啡廳的營運人才,這部分可透過ICT裝置設備,加強偏鄉地區的資訊流,創造出一個新模式,促使全國盡快有更多的專業人才投入。

台灣的失智症照顧咖啡服務仍過度仰賴政府長照的補助,山崎尚美教授對日本失智症咖啡的研究、調查、實證與成果,可作為國內發展失智症咖啡的參考與學習。
 

在地安心老化 協助失智症患者生活自立

安武綾副教授及山崎尚美教授皆表示,「自立支援」的觀念是日本在地老化及社區化中一項重要理念,熊本的失智咖啡館As a café目前也和熊本大學的安武綾副教授合作,與學生共同組成前述的orange project,以地域活化和增能為核心思想,讓罹患失智症者和家屬能安心在社區生活為目標, 在現場體驗並和長者互動,培育社區的失智症支援者。

熊本As a café 的日常活動狀況。

安武綾表示,這兩三年日本有失智症當事者成立了一些團體,並做了期望書提給政府,今年6月份日本政府也給了正面回應,並開始擬定「失智症基本法」,包含對失智症患者的保護措施、基本人權…等。

在台灣,公部門目前的長照也著重在失智症的照顧,私部門在失智症的支援力量更不容小覷;民間社團有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已持續投入心力關注該議題,每年將集結國內外專家學者,至少辦理一次國際論壇;民間企業合勤健康事業(股)公司在台中烏日打造共生宅示範實踐點,以此場域提供失智症照顧、支援的多元型態,並且與盤古銀髮(股)公司合作,建立入住的失智症長者評核機制,以此觀察長者的變化及改善程度,以協助失智症患者生活自立,及在熟悉的環境安心老化為永續經營的目標。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11月號218期

文/林芝華  攝影/黃國倉  照片提供/安武綾、山崎尚美、合勤健康事業(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