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19年6月5日 /美通社/ -- 自從1955年疫苗使用後,脊髓灰質炎幾乎已經絕跡。但是脊髓灰質炎後遺癥常常要在晚年會有肌肉無力、腰酸疼痛或者吞咽困難等新問題。下背肌肉無力更容易引起腰椎間盤突出。朱君璞研究團隊通過脊骨治療,成功矯正椎間盤,令脊髓灰質炎後遺癥患者的椎間盤康復。而該案例榮登國際家醫期刊,讓醫學界更瞭解椎間盤突出的處理方法。
朱君璞脊醫研究團隊 香港-亞洲人口工作時間長,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體育運動者和辦公白領人士容易發生的壹種常見病,是由外傷或其他多種原因造成椎盤間纖維環破裂,使髓核突出於椎間盤,從而壓迫神經根引起的腰腿痛。究其原因,主要和長期坐姿不良導致的腰背脊椎旁肌肉力量下降,引起脊柱穩定性下降。如果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後遺癥患者也得到腰椎間盤突出,病情會更加嚴重。
矯正椎間盤 下背痛康復
椎間盤是相鄰椎體的主要聯結組織,構成腰椎高度的33 %。 每壹椎間盤由膠狀髓核構成,外有層狀纖維所環繞。 髓核是在椎間盤內,處於後中央位,具有膠原的原纖維,處於粘蛋白凝膠體內,髓核約占椎間盤橫切面積的40 %。纖維環是椎間盤的外圍,具有軟骨性組織,纖維蛋白呈同心層的排列或呈板層狀,自壹個椎體斜向另壹個椎體。 這些纖維排列方向各節相反,相互交叉,致使髓核內的間盤壓力各不相同。椎間盤是體內最大的無血供組織,損傷時不產生疼痛,也不能自行修復。系統椎間盤退變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經後側破裂的纖維環進入椎管,在局部產生免疫炎癥反應,導致疼痛。 抗原特性使免疫炎性反應在椎間盤源性下背痛發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化學因素成為腰痛產生的病理機制;壹些退變椎間盤原本無神經分布的內纖維環和髓核出現神經分布,這為椎間盤源性下背痛提供形態學基礎 。
調整自主神經 改善下肢水腫
朱君璞脊醫表示,香港執業脊醫脊醫每天都會接椎間盤突出的病人。長期坐姿不良的都市人容易有椎間盤突出,大部分患者的經脊骨神經料治療後可恢復。但是小兒麻痺患者因為肌肉無力,所以較困難處理。如果患者的雙腳水腫因矯正也意外消失,則表示下肢的持續性炎癥會異常舒縮血管,以異常血管舒縮會導致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因此治療脊骨神經引起了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轉變,進壹步改善了病患水腫的機制。
參考資料
1) Chu EC, Chan AK, Lin AF. Pitting oedema in a polio survivor with lumbar radiculopathy complicated disc herniation. J Family Med Prim Care 2019;8:1765-8
2) 香港執業脊醫協會
香港執業脊醫協會:[email protected]
Website: http://www.cda.org.hk/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90605/2486388-1
相關鏈接 :
http://www.cda.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