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流轉,熟悉的事物轉瞬淹沒於歷史的洪流中,但總有一群人,以他們的獨到眼光與感性手法,為這座城市的改變留下紀錄。2018年歲末,臺北市立文獻館影像專書《拾光‧捕手》出版,全書以18位台北蒐藏家的蒐藏之路為經,40張庶民生活照片為緯,交織展現臺北城風貌,為城市歲月拾穗,亦是為生活留情、為時代留影。
《拾光‧捕手》全書以18位台北蒐藏家的蒐藏之路為經,40張庶民生活照片為緯,交織展現臺北城風貌為時代留影。(由左至右依序:莊永明、簡義雄、李乾朗、陳文文、高賢志、黃伯驥、陳國慈、《拾光‧捕手》。
18位臺北記憶蒐藏家中,包含了以工筆透視老建築前世今生的李乾朗教授、大稻埕裡行腳歷史現場的文史工作者莊永明、臺灣黑膠唱片及留聲機收藏第一人林本博、原鄉文物蒐藏大家陳正雄、復刻文獻珍本的出版人高賢治、考究文物探索世界的洪啟宗、為臺灣文壇織錦的總編輯封德屏、從古鐘錢幣解讀大時代的簡義雄、以古地圖書寫寶島身世的魏德文、「秋惠文庫」林于昉……等等;猶如城市裡的人類學家,他們觀照著庶民生活點滴,留心時代改變的跡證,而臺北市立文獻館則以文字與影像,將他們的樣貌留存於歷史中。
臺北市立文獻館表示,本專書中所記錄遠超過文物蒐藏的有形面向,而是一種記憶蒐藏的精神概念。例如為老屋翻轉新生命的迪化二○七創辦人陳國慈、將廟埕變成文青打卡熱點的霞海城隍廟陳文文,以及用快門捕捉市井鄉愁的攝影家陳碧岩與黃伯驥。此外,除了見證時代改變的文史前輩之外,亦不乏投入青春終不悔的青壯代表,像是以童心再現老萬華的高傳棋;上山下海錄製聲音風景的范欽慧;將臺灣音樂變成熱門伴手禮的風潮唱片楊錦聰;以及為了再現兒時父子探險樂趣,而全島走透透的「北投控」楊燁。
有別於以往文史專書的正經八百,《拾光‧捕手》挖掘蒐藏家的生命故事,特別邀請新生代攝影師阮璽掌鏡,書中可看到李乾朗教授手舞足蹈、拿著吉他展現內心搖滾的一面,多位蒐藏家卸下心防的活潑表情也收錄其中。除此之外,本專書並精選40張庶民生活照片,從1940年代本町(今重慶南路一帶)公車站牌、60年代還能撒網捕魚的臺北橋下、80年代口服疫苗的校園即景、直到2015年強颱蘇迪勒造成的彎腰郵筒……,一圖勝千言,時代的故事在書中娓娓道來。
文化局表示,《拾光‧捕手》可說是深入瞭解蒐藏界以及進行臺灣底蘊研究的最佳入門磚,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可洽臺北市立文獻館、五南文化廣場、國家書店松江門市、南天書局、臺灣的店、樂學書局等購買,期盼透過《拾光‧捕手》蒐藏家的故事,讓民眾感受到文史蒐藏的意義與重要性,並喚起大眾對於協助文史保存的興趣。洽詢電話02-23115355臺北市立文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