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科技產業的未來發展,高教於先端領域有大動作的變革,那麼初等教育及中等教育呢?我們將目光移向科技重鎮的新竹,發現有間特別著重數位知能、語言學習及領導力養成、「非常不一樣的學校」-卡爾國際實驗教育(以下簡稱卡爾),這所學校是如何將科技教育從小扎根,超前深耕培養孩子未來的能力,以應對瞬息萬變的世界及產業的需求呢?
校長Andy Chan道出,「希望卡爾的教育,能找出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性,而非複製別人的人生」。
科技導向+實驗精神 跳脫傳統的學校
近幾年來,實驗學校數快速成長,目前國內已有200多間學校,與其他的實驗教育機構相較,卡爾特別偏重科技導向,搭配國際移動力,以培育國際領導人才為主軸,作為辦學理念,側重科技教育,放眼全台非常獨特,加上國際、多元潛能開發課程及英文雅思檢定,這樣的課程整合設計在國內也是獨一無二的。
尖石鄉新樂國小的攝影頗負盛名,兩校學生分別去對方校園拍下最美的風景,由卡爾出資將新樂小學生的攝影作品作成影片、明信片,很受親師好評。
屬體制外教育的卡爾,說是一所「非學校型態」的學校,並不能完全點出其實驗性、創新性的特色。校長Andy Chan道出,「希望卡爾的教育,能找出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性,而非複製別人的人生」,事實上,學校不僅培養學生的獨特性,辦學即展現獨特,將其理念價值落實。究竟如何獨特呢?
志工周如去年帶學生到金門淨灘,藉此養成學生品格與價值觀,同時也是學校發揮企業社會責任(CSR)、回饋社會的作為。
小一就學Coding? 連家長都想來上課!
從1年級就開始學Coding、12年級學微積分,起初連家長都質疑需要這麼早學嗎?怎麼教?
Andy解釋,卡爾的教育主要在於引發學習動力與動機,因此設計不同的方式上不同的課程。例如小一的Coding課,由外師透過玩Minecraft,教學生寫Coding來推動遊戲的進行,並且用英語上課,藉由遊戲的方式進行課程的學習,引發學生的興趣與動力;又如微積分拉到籃球場、足球場去上課,帶學生量測各種角度(利用三角函數算出投籃軌跡),就地取材學習並取代傳統課堂的聽講。針對學生個別學習進度,導入計算思維、機器學習等教材。
許多學生都不喜歡數學,覺得枯燥乏味,但卡爾的數學課採用電腦教學,運用Data Base,學習預測股票(回歸及時間序列)、樂透(機率、期望值)等,Andy笑說,「這樣的數學課連父母都想上」!另一位老師則用魔術來教數學,例如使用公式推算出對方年紀、手機號碼。卡爾實驗教育抓出教育的核心與課程的原理,將傳統課堂翻轉成另一種有趣的方式進行。
校長Andy:學習並非只限於課本,全世界都是我們的教室。沒有學習動機,什麼都學不好。
卡爾的特色課程Math with IT,讓學數學也有不一樣的方式,跳脫傳統讓學習更靈活。
科技教育奠基的國際學校
卡爾的獨特,還在於從教師到課程都充滿科技DNA,不僅運用科技工具如AR、VR輔助上課,更與產業接軌,例如AI、STEAM、語言程式、G++、機器人等,不乏將大學的課程融入國中小及高中階段的科技學習。
Andy透露,這些課程是以大學預修的概念去設計,其師資許多來自大學教授講師與業界,包括中研院、工研院、台積電等,因此學習的內容會兼顧知識與應用,也更貼近產業。學生的學習歷程包括專題及實作,例如軌道機器人程式撰寫、無人機程式運用、開發小程式等;寒暑假時期,學校營隊加入人臉辨識、語音辨識的AI營隊課程,讓學生多方了解AI的應用層面,提高學習動機。
如此設計課程的背後有何思考?他說明,「即使學生不會成為程式編寫專業人員,也可以串連未來的職涯」,例如很有創造力和藝術性的學生,創作時可以結合數位知能,並呈現在多元的媒體上。
此外,為了讓學生與國際接軌,順利到國內外知名大學就讀,積極取得世界許多大學、企業採認的A-Level及其先修的IGCSE課程。
卡爾特別偏重科技導向,搭配國際移動力,以培育國際領導人才為主軸,作為辦學理念。
產學大師開講 領導力從小扎根
「卡爾辦學理念與教育部在高教領域培養高階人才的政策非常雷同」,Andy點出另一項特色──從小扎根培養領導人才,例如規劃每月舉辦的大師論壇講座,邀請各界專家前來分享,如華碩產品經理羅仕翔博士、AI人工智慧學校及清大教授桑慧敏博士都曾是客座講師,提供產業面及大數據分析等相關新知。
卡爾十分注重從小即培育的概念,養成孩子數理思考邏輯、完成程式語言撰寫、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帶不走的能力與工具,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及產業的需求,AI勢必納入未來藍圖,該校超前並深耕培養孩子未來的能力。
獨特的課程設計,令人好奇究竟是怎麼來的?
卡爾致力發揮教育1+1>2的能量,與國內外許多學校進行教育交流與合作。
獨特課程研發關鍵大公開
卡爾不吝公開課程研發關鍵,主要來自3方面:一依造老師的專長與興趣進行課程設計,例如外師的DJ課程,是電腦操作與音樂的結合,更引進國外設備及軟體。學生的作業創作以剪輯1首5分鐘的歌曲作為評量,因學生熱烈迴響,依其反饋發展課程內容,從原本的選修課變成必修課,甚至還帶學生去比賽。
一更適性的發展,學校的課程除了用老師和教育的觀點出發以外,更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根據其特別才華,適性揚才,例如有個學生是網球國手,常需到國外比賽,往往一去就超過3天,不易配合台灣體制內學校的課程進度,在卡爾不但能為他補上知識性的課程,還為他特聘教練,規劃網球所需的相應鍛鍊,後來以特殊選才進入國立大學就讀,並繼續國手生涯。
一是根據環境與家長的反饋,許多學生的父母是業界的佼佼者,多方引薦及邀請專業人士授課,校內部份課程如西洋劍、食農與烹飪便由家長來進行;也邀請經特殊選才的學生進行授課,例如魔術方塊、國標舞等課程。
來自英國的Mark Hughes在卡爾擔任外師2年多,教授雅思、IT及DJ,發現這裡很像英國學校,管理層傾聽並尊重教師意見。他認為
語言就像藝術一樣,沒有單一或最好的方式可達成,他用雙人互動、小組工作、主題討論、電腦課程等等不同的方式來教學。
不被年齡限制的學習 不被框架的評量
卡爾的理念是「學習不該被年齡限制」,因此採混齡、小班菁英制教學,甚至設計高年級的學生帶較低年級的學生,有些學長姐的外語能力可能還不比學弟妹好,但透過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有助於讓學習內容落實應用,效果更好;除了這類PLC(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協同教學模式之外,該校辦學也融入全球採用的教學方式,如PEL解決問題的能力、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問題導向的專案式學習等。
特別的教學方式,又該如何評量學習效果呢?盡可能以互動的方式進行,例如西語的評量,是選一首西班牙歌或故事,以簡報或對談的方式呈現,多樣化的評量,看來很有趣,其實背後目的是為了讓學習的內容可以實際應用,並不採用背單字、考試等傳統方式。
卡爾的多元潛能開發課程。
未來職場雙語還不夠 需要關鍵3語
走進卡爾實驗教育,立刻能感受到其充滿企業+科技的DNA,這得追溯學校的創辦人Mr.Karl Andres,他出身企業,專長軟體管理,太太是台灣人,在台灣、澳洲、加拿大讀書,而後從事教育領域工作,輔導台灣學生出國留學,彼此結合,熟知2個教育系統,於是結合台灣數學、科學、硬體、中文的優勢,及西方創造性思維、軟體、英語的強項,加上全球性視野,希望引導學生「發掘與釋放自己的獨特性,並在生活中利用它以取得成功」。
創辦人卡爾:將語言當工具,不教背誦,而是在教室內外以多種方式使用英語,例如數位音樂,足球等探索性活動。
Karl辦校並不強調雙語學校,他認為,在今日世界中,無論你的職業是什麼,都需要使用3種語言:英文、中文、電腦。未來的世界將以斜槓為主流,因此卡爾規劃對應的多元課程,以因應斜槓的未來,有些人誤以為不會念書才需斜槓,Andy釐清,「相反的很會念書、很有才華的人才是斜槓青年」,未來的趨勢將是愈斜槓愈有競爭力。
談到語言教學,對於政府推動2030打造台灣成為雙語國家,Andy認為國內還沒準備好,這10年的時間需以共好、共享的方式籌備,卡爾校內擁有來自16國的師資,可以協助支援其他學校英語教育的部分,相對的也希望其他學校能在其他領域支援卡爾,讓教育1+1>2。
卡爾國際實驗學校校園為雅思之新竹考場。
教育1+1>2 追逐半導體腳步
卡爾致力發揮教育1+1>2的能量,締結姐妹校涵跨國內外包括埃及、尼泊爾、加拿大等超過20間學校,一方面有助於國際化,也為支援共好,這也是培養學生國際移動力的一環。
卡爾的學生來自台灣、日本、美國、波蘭、義大利等,打造他們習慣的國際環境與互動方式教學。
目前位在新竹的卡爾,不乏從台北來就讀的學生,港生也逐漸增多,源於疫情爆發之後,學生多數停課,然而學習是不能等的。作為新竹地區首家也是唯一的國中小學到高中一貫的實驗教育機構,卡爾充分發揮其實驗精神與獨特的辦學方式,教學很受家長推崇,對於學校的擴張計畫,Andy直言「半導體龍頭在哪裡,卡爾就在哪裡」,由此也可見其科技DNA,未來在台北、苗栗、台南等地又將看見什麼樣獨特型態的卡爾實驗教育呢?我們拭目以待。
學習不只在教科書中,偌大世界都是我們的教室!卡爾志工週活動與加拿大、美國、寮國進行四方視訊會議,分享人事物、文化及風土民情。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1年3、4月號 231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卡爾國際實驗教育提供
延伸閱讀
■【高階育才】護國產業人才危機 半導體學院成解方?
■【高階育才】國際教育先行者 如何孕育全球素養菁英?
■ 以科技為核心的樂活學習 卡爾國際實驗教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