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北市文化局主辦、文訊雜誌社及社團法人台灣電影文化協會規劃執行的「2021臺北文學季」將於3月登場,今日同步開放講座活動報名,邀請市民熱烈參與,一起體驗臺北深厚文化氛圍。
2021臺北文學季主題為「臺北拾街錄──踩著苿莉花香的歌聲」,自3月6日至6月6日為期3個月,將由「拾街尋味」講座、「穿街走巷」走讀、「拾街臺北‧尋味書香」市圖好書展、「尋城記」文學特展、「新小說×法國電影新浪潮」文學閱影展等豐富活動接續登場。而備受矚目的「國際華文作家」單元,將邀請擁有「當代華文世界裡第一流的文章大家」美譽的香港重量級散文家董橋錄製訪談短片,並搭配楊照、楊澤,陳義芝、蔡詩萍等知名作家進行2場精彩講座,讓讀者有機會與大師級作家交流,以彌補董橋去年因疫情無法訪臺的遺憾。
![](../webimages/images/2021022700513562.jpg)
文學特展以「尋城記」為主題,讓讀者尋著線索看見不一樣的臺北(圖為2019臺北文學季「耳朵帶路」文學主題特展)。
文學走讀帶你穿街走巷 講座對談探索臺北新況味
今年臺北文學季3月6日率先由「拾街尋味」講座開跑,12場講座搭配主題分為「衣食遊憩」、「閱讀想像」、「藝文共振」三大面向,邀請詹宏志、張小虹、焦桐、韓良憶、黃麗群、蔣竹山等文化人與文學家交流對談,帶領讀者從常民生活體悟臺北日常,探索臺北深厚的文學底蘊與風貌。而臺北文學季向來重視教育推廣,每年均進入高中校園辦理講座,今年也邀請宋少卿、賈培德、栗光三位不同職場域的創作人,與學子面對面分享文學與書寫的喜悅與感動。
每次報名皆告秒殺的「穿街走巷」走讀,今年要以3場走讀帶領讀者擁抱各世代文青生活體驗。首先從30年代摩登臺北大稻埕出發,感受彼時今日名士文人的生活樣貌;再走訪60年代文學蓬勃發展的西門町,同場邀請重量級嘉賓白先勇助陣,搭配中正高中舞蹈班的青春潮舞表演;最後壓軸則是臺北文學季首次辦理的夜間走讀,在城南公館周邊重現90年代文學人在咖啡館的魔幻時光,帶讀者進入文青咖啡館的一千零一夜。
![](../webimages/images/2021022700535091.jpg)
講座走讀活動將帶著民眾觀察臺北的人文風景,讓文學跳出字裡行間,成為生活日常。(圖為2020臺北文學季,沿著紀州庵文學森林旁的新店溪畔漫步)
市圖好書展飄書香 剝皮寮尋城記探見臺北私記憶
自3月16日起連續一個月,臺北文學季與臺北市立圖書館各分館攜手辦理「拾街臺北‧尋味書香─市圖好書展」,則是延伸今年文學季講座的多元面向,為讀者精選書單,一同透過文字探見臺北深厚的文學能量與風貌;並和博客來、讀冊、誠品書店、金石堂書店、HyRead等,合作臺北文學季網路及實體書展,邀請讀者在書香裡拾起美好的閱讀體驗。
每年深受讀者期待的文學主題特展,4月23日至5月16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今年以「尋城記」為主題,展場將透過設定的「開啟搜索模式」、「依路線前進」、「找出關鍵字」、「最終:打開檔案」等4個尋城關卡,置入近50座私臺北的藝文場域記憶,讓讀者依循線索看見不一樣的臺北。此外,去年已進行的「臺北拾街書寫工作坊」課程、「我的秘密基地」徵件活動,也將同步於展區呈現參與民眾的作品。
「臺北文學‧閱影展」5月開幕 掀起文學電影新浪潮
影痴們翹首企盼的「臺北文學‧閱影展」,訂於5月21日至6月3日展開,從「新小說」、左岸派代表作家、導演阿蘭霍格里耶,與「攝影機鋼筆論」阿斯楚克及新浪潮世代間的對望中,梳理在那個文學與電影互相滲透、激盪的時代裡,電影如何成為「作者」手中的筆,揮灑跨越文學與電影界限的神采,從而改變電影與文學的歷史。
為因應疫情,臺北文學季將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臺北市政府規定辦理,隨時調整防疫措施,如有最新消息將隨時發布於活動官網及臉書;以保障參與者的健康安全為優先考量,讓市民能放心自在地參與。
臺北文學季3月份登場的講座、走讀活動,即日起可至官網報名參加(literature.festival.taipei),相關現場亦將保留部分名額予民眾,另外今年也邀請「卡比索冰淇淋」、在地品牌「女兒」及「紅布朗健康食品國際公司」等優質企業贊助,並邀集12家文青店家夥伴合作,讓參與活動的讀者們有機會拿到各項好禮,相關訊息請至官網查詢。更多活動資訊亦請鎖定臺北市文化局─設計臺北粉絲頁(www.facebook.com/taipeidesign) 或 臺北文學季粉絲頁(www.facebook.com/Literature.Taipei)。活動亦有精美活動手冊,民眾可至各藝文場館免費索取,或至活動官網下載電子版,活動專線請洽(02)2343-3142轉305。
附件-2021臺北文學季」活動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