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傳統博物館的概念,臺北市政府推出無圍牆博物館系列走讀路線,在擁有當代藝術、風格小店與綠色廊帶特色的城北區域推出「城北廊帶.無圍牆博物館」私房路線,柯市長9月26日搶先試遊體驗城北的藝文展覽、館校合作的藝術作品及文青店家。9月下旬開始,包含台北當代藝術館、光點台北及蔡瑞月舞蹈社等多檔藝術展覽及心中山出口音樂節、中山藏藝所的藝術共融計畫等活動陸續展開,邀請民眾一起漫遊體驗城北當代青春多元的面貌!
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過去曾說過「改變臺灣,從首都開始;改變臺北,從文化開始」,「宜居永續城市」一直是臺北市的願景,將文化作為臺北的城市價值,已有亮眼表現。我們推動臺北市無圍牆博物館,為了重新展現歷史文化的節點,開啟了無城牆博物館的規劃。今日的走讀,是以城北廊帶為主角。赤峰街以前只有打鐵的店鋪,現在也轉型變成製作精工製品,年輕人進來了,帶進新潮的文化,這裡也有許多歷史的古蹟,不論是蔡瑞月舞蹈社、當代藝術館或及光點臺北,都串起了這些有歷史意義的據點。目前北市府正在規劃的5+3計畫,5個無圍牆博物館加上北流、北藝、大巨蛋。疫情終究會過去,相信屆時臺北5+3完全準備好了,藉此把旅遊的品質拉高,等待外國觀光客重新回到台北,讓轉型後的臺北用更高等級的觀光資源來面對世界各地的觀光客!
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駱麗真也表示,街區藝術計畫「記憶的疆界」是過去街大歡囍的延續,串起了城北廊帶的空間、歷史,也扣緊了城北廊帶無圍牆博物館的精神。本次街區藝術計畫,獨立策展人林正尉以「記憶的疆界」為策展主軸,除了館所本身外,從9月19日到11月8日,策展作品遍布周遭街區、線性公園及老爺會館,策劃行為表演藝術、影像以及攝影裝置繪畫等展覽內容,切入城北區域「物質」、「勞動」與「遷移」三大面向,述說人與環境互動下的多重關聯。
街頭美術館 在地學子化身解說員告訴你城北的故事
與當代藝術館古蹟共構的建成國中,由九年級全體學生與藝術家成若涵的館校合作成果作品《雕話秘密─不為人知的在地故事》,學生們藉由校內「採訪學習」所蒐集到的故事文本,透過紙雕創作,一步步拼湊出這裡獨一無二的在地故事,將城北廊帶豐富的人文歷史故事內化為自身的知識,在柯市長參觀途中擔任小小導覽員,透過地區學校、藝術場館及藝術家合作,融入在地故事,並培養學生藝術涵養及地區認同。
當個時光旅人 漫遊傳統工業聚落結合現代都市文明的城北
中山藏藝所作為社區交流展演平台,此次【城北說故事.時光旅行遊樂園】邀請許多藝術家及表演工作坊,並用「當代.多元.共融」的角度,透過時光旅行、群眾參與、新媒體裝置與作品互動,進一步以古蹟與歷史文化作為展演活化教育文本。融聲創意╳地衣荒物創作的《荒物聲響裝置展系列》,透過常民器物、鍋碗瓢盆組裝成大型敲擊聲響系統,民眾可以透過手機參與其中喚醒記憶。
「城北廊帶.無圍牆博物館」景點推薦 當代、青春、多元的藝術櫥窗
要感受城北廊帶的藝術魅力,除了台北當代藝術館和中山藏藝所等兩座藝文館所;也可以漫步在串起台北城區縱線的心中山線型公園綠色廊道,遊逛以潮流及時尚群聚的南西商圈百貨聚落,欣賞保有舊時傳統產業與現代文青小店的迷人風景,城北廊帶的深度歷史魅力,就在於甫欣賞完一幅藝術作品後,轉角又會在巷弄的風格店家中窺見另一種個性,相當推薦喜愛當代藝文的年輕世代朋友。
沒有了博物館圍牆的框架限制,城北的故事就在城北廊帶流動,邀請民眾一起走進「城北廊帶.無圍牆博物館」景點,還有台北當代藝術館「記憶的疆界」人文講座、街區導覽及展演活動,邀請您一起來感受城北街區的魅力。一系列無圍牆博物館精彩活動將陸續上線,後續還有無圍牆博物館專屬網站、漫遊地圖等內容,請持續鎖定本局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design及各活動粉專查詢。
附件一、「城北廊帶.無圍牆博物館」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