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介入地方  帶藝術走出去

李育萱帶領團隊與鄰里友善,敞開門接納各種緣由走進藝術村的訪客,包括只是來借個廁所的運動者;團隊著手整理藝術村的周邊環境,將美學帶入鄰里;於是,里民也自發的協助環境的維護。

更重要的「溝通」,是帶著藝術走出去。她帶著團隊走去校園,做藝術推廣教育、手作課;也上社會課,讓學子知道閒置空間可以做什麼;甚至還進入輔導課,說明藝術相關工作的職涯……將藝術各種面向的種子扎入孩子的心中,吹向各個家庭裡。於是,開始有親子一起走進來。

帶藝術家走入校園,圖為駐村藝術家邱掇到新竹國小,教學童畫抽象畫。 

 

近2年,團隊帶著駐村藝術家走出去。例如,目前正駐村、以創作抽象藝術為主的德國藝術家馬力歐,在校園裡進行邏輯思辨的探討;開設「微醺油畫課」,結合酒或非酒,帶領科技人在畫畫中紓壓。

目前駐村的德國藝術家Mario Weinberg的工作室。


將藝術迎進來

如今,藝術村內分成五大空間,包括大展場、小賣店、多功能教室、藝術家工作室,以及充分發揮其文資身分與所在地優勢的追火車月台,村內可進行靜態展出或是動態展演。其中,最為人所熟知、也是最受藝術家矚目的就是藝術家工作室。

村內有5個約10坪大、無天花板的半開放空間,每年開放藝術工作者申請,從平面到動態表演的項目皆可,駐村時間有半年、一年之分,不限年齡。雖是如此,定位為「藝術家陪跑員」的鐵道藝術村,其駐村藝術家大多為35歲以下,且以學生居多,李育萱說明,這是因為該年齡層的藝術家相對缺乏資源,較需要陪伴。

推出openstudio,讓駐村藝術家自由交流,分享彼此如何運用空間。
 

成功申請進駐的藝術家,可24小時進出使用工作室,每月可獲5,000元的創作媒材補助費,並可獲得適合的藝廊對接、每年藝術成果展出、藝術資源的串接……等扶植資源;每月只需支付600元的清潔費。進駐的林君晏和吳宗憲分別表示,補助費用對學生創作者的昂貴材料來說不無小補,且有足夠的創作空間。

單是2019 年,智邦藝術基金會在此扶植了6位國內外藝術家,舉辦14場展覽、1場論壇、15場活動;總參觀人次49,000人,月均人次4,083.3人;並與在地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等進行產業相關實習合作。

在藝術村內策展「新竹現象」,吸引很多在地人來觀展。


用藝術翻轉一座城

新竹市鐵道藝術村的經營策略成功,也反過來影響智邦藝術基金會本身的經營,從為少數人提供收藏服務,轉向藝術經紀或藝術陪跑員;並且轉換思維,藝術的推廣重在Know-how,為讓藝術不拘於特定空間,撤掉公司內的基金會空間,讓藝術更行動化;也將各種藝術形式帶入企業內。

透過培育在地與駐村藝術家、推展藝術教育、藝文社區總體營造等方式,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在智邦藝術基金會4年來的著力經營下,成為目前全台最精實、最值得關注的鐵道藝術村!

為藝術家Mario對接雅典書店,進行公益拍賣。

 

未來智邦藝術基金會將藝術村打造成為國內外藝術家交流的重要場域,並擴展將藝術帶進企業,與在地城市更緊密連結、進行城市行銷,也許可望一洗許多人眼中的文化藝術沙漠,讓新竹成為藝術塑身的美學城市!

很受大小鐵道迷喜愛的追火車月台。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0年7月號 224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新竹市鐵道藝術村提供

 

延伸閱讀
【地方創生】新竹市鐵道村翻轉地方新生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