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去年房市,在房地合一稅的作用下,雖有景氣和資金的帶動,投資型購屋受到抑制,加上實價登錄行之有年,在短期增值空間有限的預期心理下,成交主力以自住客及部分長期置產型需求為主。

繼去年全台房市回溫,國內幾大城市的房地產都有不錯的表現,因此國內許多不動產專業人士於去年底預期,2020年將持續這波復甦力道,看好房市價量皆呈上漲趨勢,呈現「價穩量增,溫中帶熱」的發展,普遍對今年房市持樂觀態度。

然而,全球化帶來新商機與新經濟模式的同時,也帶來危機連動。2020開年以來,新冠狀病毒席捲各國,國際與國內景氣和氛圍似乎陷入停滯、退縮,但據眾多建案現場反應,房市並未受其害,反而出現穩定看屋人潮,究竟是怎麼回事?預期疫情降價,能不能等?

近2年來,大量的土地釋出,出現多個官辦與自辦重劃區,建商購地儲蓄推案的能量大增,對購屋者影響為何?房產降價有望?又將為城市與居民帶來什麼生活機能與景觀面貌的變化?都說首購族口袋不深,為何有些區域的購屋年齡層普遍年輕?

這期房市專題,我們分從經濟景氣面、資金利率面、購屋意願,以及中台灣以北的市場動向,深入淺出解析影響購屋的內外因素,一掃今年房市的趨勢,在疫情影響下,今年還會是台灣房市春暖花開的一年嗎?對於口袋有限或是需求不同的首購族或換屋族群,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樣態?我們走進各區域去了解。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0年4月號222期 文/許佩玟 圖/高峰滙提供